莊子
[教學目標]
一、在反復誦讀中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與用法。
二、在深入閱讀中理解課文內容,體味莊子的哲學思想。
三、在理解、把握原文的基礎上,對莊子的哲學思想進行辯證分析。
[教學重點、難點]
一、文章中文言詞虛詞的理解與把握。
二、文章中語句含義的理解與把握。
三、文章中表現的哲學思想的理解與揚棄。
文章理解
1
?
請同學們說出你所知道的出自于《莊子》的成語或是寓言故事是。
(游刃有余、坎井之蛙、目無全牛、涸轍之鮒、薪盡火傳等等)
2
?
簡單介紹莊子及著作。
莊子(約前
369
—
前
286
),名周,戰國蒙(一說是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另一說是今安徽蒙城縣)人,是繼老子之后,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同時他也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哲學家。他以其代表作《莊子》(又被稱為《南華經》)闡發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發展了道家學說,使之成為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的哲學流派。
3
?
梳理三段文章的重點實詞、虛詞。
第一段《逍遙游》節選:
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大本,樹干粗大;臃腫,這里形容樹干彎曲、疙里疙瘩;中(zhò
ng),符合;繩墨,木工用以求直的墨線。
立之涂:通“
途”
,道路。
眾所同去也:拒絕、排斥。
以候敖者:候,窺伺;敖,通“
遨”
,遨游。
不辟高下:通“
避”
。
中于機辟:落入。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第一個“
樹”
,樹木;第二個“
樹”
,種植。
安所困苦哉:哪里。
第二段《養生主》節選: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宰。
乃中經首之會:節奏。
善哉!技蓋至此乎:通“
盍”
,怎么。
所見無非全牛者:沒有不是。
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用精神接觸。
因其固然:本來的樣子。
技經肯綮之未嘗:沒有,嘗試。
良庖歲更刀,割地;族庖月更刀,折也:良庖,好廚師;族庖,一般的廚師。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恢恢乎,寬闊的樣子;其,它;于,對。
雖然,每至于族:雖然,即使這樣;族:聚集的樣子。
神為止,行為遲:視為(之)止,行為(之)遲;為,因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40481.html
相關閱讀:《留取丹心照汗青》閱讀答案
高中新課程語文教材必修一字詞音形集錦
高中語文課文內容編制的語言運用題選粹
《奧斯威辛沒有什么新聞》學案及答案
粵教版語文必修一二古詩文期末復習默寫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