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的艾滋病毒。
研究人員在蜂刺中發現一種化學物質,能夠攻擊并毀滅艾滋病毒細胞。
研究人員在蜂刺中發現一種化學物質,能夠攻擊并毀滅艾滋病毒細胞。
美國科學家日前宣布,可以利用在蜂刺毒素中發現的化學物質毀滅艾滋病毒,防止艾滋病傳播,但又不傷及周圍正常細胞。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經長期研究發現,蜂刺中的化學物質蜂毒肽可以刺穿艾滋病毒的保護外層,毀滅艾滋病毒?茖W家們把這種毒素注入納米粒中,上面配有特制的“緩沖器”,使之能夠彈離正常細胞,從而避免傷及正常細胞。當較小的艾滋病毒與它們接觸時,會從緩沖器之間滑過,遭到毒素攻擊。
合作撰寫研究報告的醫學院專家約書亞·胡德介紹說,這種毒素可以用于制作防止艾滋病傳播的凝膠。“我們希望,在艾滋病迅速傳播的地區,人們能夠利用這種凝膠作為阻止其初期感染的預防措施。我們破壞的是艾滋病毒的物理性能。從理論上說,艾滋病毒沒有任何辦法適應蜂毒的攻擊。”
此前,大多數藥物只能減緩艾滋病毒的生長,而最新研究出的這種蜂毒能夠攻擊并殺死病毒,第一時間防止感染。
該研究報告發表在《抗病毒療法》(Antiviral therapy)雜志上?茖W家們認為,它有可能是開發遏制艾滋病毒猖獗傳播藥劑的重要步驟。醫生們還認為,可以進一步開發納米粒子,嘗試殺死腫瘤細胞。(本文由生物網為您整理提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50051.html
相關閱讀:2016年高考備考:生物基礎知識111條
定時定向遞送miRNA的新載體治療骨質疏松
高中生物的“學習策略”
人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干細胞起源和精準干預研究獲進展
少揭“傷疤”,多貼“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