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人:
審題人:
學科組長:
一、語言基礎題
1
、加線的字注音和解釋都對的一組。(
)
A.
寥落(liào 稀疏) 黯然(àn 昏黑)
攢射(cuán聚,湊集) 喋血(dié 血流出來的樣子)
B.
浸漬(zì 浸) 噩耗(è 驚人的)
不憚(dàn怕) 立仆(pū 倒下)
C.
菲。ǎ妯ィ 微、。 躊躇(choú chù 猶豫)
血痕(héng痕跡) 賃屋(lìng 買)
D.
長歌當哭(dàng 當作) 殞身不恤(xù 畏懼)
桀驁(jié’áo性情暴烈) 屠戮(lù 合力)
2
.下列詞語沒有
錯別字的一項是:(
)
A
生殺予奪 直接了當 貽笑大方 隱約其辭
B
自慚形穢 莫可名狀 名列前矛 輕手躡腳
C
深溝陷壑 影影綽綽 滿目瘡痍 暴戾恣睢
D
花團錦簇 好高鶩遠 謬種流傳 貧瘠不堪
3
.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A
小河對岸三、四里外是淺山,好似細浪微波,線條柔和,宛延起伏,連接著高高的遠山。
B“
唉!”
作家嘆道,“
紅塵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個不知姓名的陌生的人來,這不是大海撈針嗎?”
C
他從報上看到某大學研究生院和《中國文化》編委會聯合主辦《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暑期講習班》的招生啟事,立刻寫信去報名。
D
證券交易所內那些穿紅馬甲的人便是經紀人,穿黃馬甲的人則是管理和服務人員;這是全世界都統一的。
4.
下列畫線成語使用不恰當
的一句是:(
)
A
翹首西望,海面托著的就是披著銀發的蒼山,蒼山如屏,洱海如鏡,真是巧奪天工。
B
雖然沒有名角親自傳受指點,但他長在戲園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種戲路都熟悉了。
C
每當夜暮降臨,飯店里燈紅酒綠,熱鬧非常。
D
高縣長說:“
全縣就你一個人當上了全國勞模,無論怎么說也是鳳毛麟角了!”
二、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
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但請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況是徒手。
5.
本段文字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 )
A.
舉例論證 B.
對比論證 C.
比喻論證 D.
類比論證
6.
“其”指代的是( )。
A.
煤的形成 B.
大量木材 C.
結果卻只是一小塊 D.
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
7.
A.
贊成 B.
不贊成 C.
認為有可取之處 D.
指出其消極的方面
三、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后面試題:
1)
我那時大約25
歲,在巴黎研究與寫作。許多人都已稱贊我發表過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歡。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還能寫的更好,雖然我不能斷定癥結的所在。
2)
于是,一個偉大的人給了我偉大的啟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為我一生的關鍵。
3)
有一次,在比利時名作家魏爾哈侖家里,一位長的畫家大談雕塑美術的衰落。我輕而好饒舌,一再反對他的意見,認為羅丹實在可以與米開朗基羅媲美。
4)
但是,第二天魏爾哈侖把我帶到羅丹那里的時候,我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因為在他們暢談之際,我覺得我似乎是一個多余的不速之客。
5)
不過,最偉大的人畢竟是最親切的。我們告別時,羅丹轉過身來______
著我說:“
我想你也許愿意看看我的雕塑,星期天,你能到麥東來同我一塊吃飯嗎?”
6)
在羅丹樸素的別墅里,我們在一張小桌前坐下吃便飯。不久,他溫和的、含有激勵之意的______,
寬釋了我的不安。
7)
在他的工作室里,羅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好像變成了一個工人。他在一個臺架前停下來。
8) “
這是我的近作。”
說罷,他把濕布揭開,現出一座以粘土塑成的女正身象,十分美好。“
這已完工了。”
我想。
9)
他退后一步,_____
之后,便低聲說:“
就在這肩上線條還是太粗。對不起……”
10)
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輕輕滑過過軟和的粘土,給肌肉一種更柔美的光澤。他健壯的手動起來了,他的眼睛閃耀著。“
還有那里……
還有那里……”
他又修改了一次。他走回去。他把臺架轉過來,看了又看。時而,他的眼睛高興的發光;時而,他的雙眉苦惱地蹙著。他捏好小塊的粘土,粘在象身上,再刮開一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73619.html
相關閱讀:《留取丹心照汗青》閱讀答案
高中語文課文內容編制的語言運用題選粹
《奧斯威辛沒有什么新聞》學案及答案
粵教版語文必修一二古詩文期末復習默寫題
高中新課程語文教材必修一字詞音形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