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數學學習中的整理與歸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數學學習,對很多學生來說,也許是一件枯燥無趣,被動的事情,這個印象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數不勝數的數學習題和考試壓力?炜鞓窐返膶W習變成近乎高不可及的神話。難道輕松的學習真的是不可能的嗎?其實不然,數學學習同樣有章可循,也能輕輕松松的實現學習目標。而這一切,關鍵在于數學習慣的培養及數學方法的掌握與應用。

  事實上,數學學科特點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學生潛意識中,自覺或不自覺的形成一種印象:數學學習是一種相對枯燥的活動,要想學好數學,唯一路徑就是通過多做習題來提高成績。甚至在少部分教師思維深處,也存在這種觀念,并在教學工作中側重于通過大量習題的練習來實現教學目標,學生在這種指導思想下,自然更加深信數學學習的單調性,并由此形成一種不良循環。而我們都知道,數學知識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簡單的習題練習所能實現的。數學知識分為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兩個方面,在以前的應試教育下,我們比較強調基礎知識的掌握;而如今這一觀念已逐漸改變,尤其是在即將全面實施課程改革的今天,就更加強調數學基本技能的掌握,因而我認為,數學學習活動中,單一的習題練習必然導致事倍功半。而在此過程中,如果能注重一些數學方法的運用,或許可以改變學生的數學學習觀念,抑或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我們許多教師在平時指導學生學習時常說的一句話:“想學好數學,不做題是不行的。一定要多做,多練!边@話本身并不錯,數學學科特點決定了只有通過練習,才能鞏固所學知識。只不過,如果一味的強調“做”,則有所失偏頗,這一方法值得商榷。畢竟數學習題是無止境的,一個人,一輩子,筆不停歇地去做,他也不可能做完數學習題,更不用說我們學業本已繁重的中學生了。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學生完成的眾多習題中,尤其是在復習階段,其實有許多是重復的,但由于學生的能力所限,他們并不能很好的避免這些重復的工作。有些學生,同類問題,可能會遇到好幾次,如果掌握,也就罷了,只可惜,確實存在這樣一部分學生,同一類題目,形式一變,他們同樣會感到困難,有的甚至無從下手。這反映了我們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方法上的缺陷。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教師“導”的不夠深入,不夠徹底,同時學生只滿足于做,應付于完成任務。如果觀念正確,方法得當,這種情形完全可以避免。

  正如前面所講,數學習題中,有許多是同一類型的問題,而僅僅是題目形式上的差別,如果能從千變萬化的表象中,歸納出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那我們可以少走許多彎路。具體的,我們在這兒要做好以下兩件工作。

  一、收集整理

  任何一個發現都是基于平時的積累。因此,我們在平時布置學生解題時,就應強調學生多留意一下,解完題,不要急于過去,而應再加以思考分析,能否將之歸入某一類問題中。因為,雖然數學習題千差萬別,多如牛毛,但我們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畢竟是有限的,根據某一道題的解題依據,或解題方法進行歸類整理,會有助于加深對習題的理解與掌握。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觀察、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能力,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準備。

  二、歸納推廣

  做好前面的整理工作后,就應對一類問題進行分析思考,求同存異,從而歸納出某一結論或方法,并加以推廣,為以后此類題目的解答提供一條捷徑。在這一過程中,關鍵是抓住這一類題目的共同點或相似點,比較得出解決這類問題的基本方法與技巧,并能形成一些獨特的識別方法,在以后遇到類似問題時,能較快的解出。

  如,在許多地區的試題中,有這樣一個問題出現過多次,題目如下:

  例1如圖1,兩同心圓的圓環部分的面積為16。過小圓上任一點P作大圓的弦AB,則PA?PB的值是()

  A.16B.16C.32D.64

  初次遇到這道題,思路的分析上有一定的難度,但一旦我們解出后,對其思路加以更深一步的歸納總結,將會有一類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具體對于這道題,我們可作如下分析:

  因題目條件較為簡單,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已知條件,圓環面積為大圓面積減小圓面積。不妨設大圓半徑為R,小圓半徑為r,則由題意,,可得出。另一方面是從問題入手,要求PA?PB的值,可考慮利用相交弦定理,添加輔助線,即過點P作大圓的弦CD,如圖5有PA?PB=PC?PD,弦CD是不固定的,因而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弦CD滿足什么條件時,能與聯系起來,又考慮到可用勾股定理,把兩個量轉化為一個量,由此可確定輔助線為過點P作小圓切線,即有CP=PA?PB。

  綜上分析,可得出一個結論:兩個同心圓組成的圓環面積,可從大圓上任一點作小圓的切線,用切線長的平方乘以即可得到。利用這個結論,將其推廣開來,這一結論可解決許多與圓環面積有關的問題。到“果子”的一類題目。這時,我們歸納工作就更顯重要了,否則學生以后每次遇到這類題時,都要去跳一跳了,而且也不能保證每次都能跳起來,并且夠得著。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們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探索與交流過程中,真正理解與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而我們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不僅僅要正確引導學生,更重要的是針對學生的不同個性特征,正確評價學生,并培養最適合其個人的學習習慣與方法。在這之中,學習整理與歸納是至關生要的。

  來源:233網校論文中心,作者:徐小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88128.html

相關閱讀:三角函數圖象性質
高中數學學習方法:高二數學復習八大原則
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
高考數學復習:系統梳理 重點掌握
高中數學:扇形的面積公式_高中數學公式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