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對教師課堂教學的成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對新課程下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數學教學情境;新課程;學生
作者簡介:農克思,任教于廣西天等縣進結鎮初級中學。
良好的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對教師課堂教學的成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根據目前新課程理念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該如何創設良好的數學教學情境呢?
一、創設數學教學情境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1.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通過創設問題懸念、新奇的教學情境,能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燃起他們對知識追求的熱情,驅使他們積極思考,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和積極性,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高,氣氛就活躍,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會有良好的開端。
2.有利于啟發積極思維,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潛力
創設問題情境,符合科學研究的科學思維,通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訓練,能使他們思維得以提高,我們創設的教學情境往往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生產實踐和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息息相關,通過對問題的解決,使學生解決實際問題、關注社會決策的能力有很大提高。
3.有利于適時、和諧地進行思想教育
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除了知識、技能目標外,更加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而教師在進行這方面的實施又顯得辦法不多,用傳統的講述法宣揚思想教育,更是顯得手段單一、教條,無法吸引學生,如果我們適時用圖片、故事、錄像等來創設情境,能在不知不覺、輕松和諧的環境中進行思想教育。
4.有利于預防和矯正學生的認知缺陷,強化反饋信息
學習者學習新知識是在原有自身經驗的基礎上,與環境相互作用逐漸建構的,而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往往是錯誤的、模糊的、膚淺的,并且這種經驗知識十分頑固,不易改變。傳統的講授法成了生硬的說教,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當然不能構建新的知識。如果我們創設一定的情境,將新的知識放入一定的情境之中,通過學生解決這樣的矛盾問題來建構新的知識,效果則會好很多。
二、創設教學情境的策略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并非教師傳授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教師或學習同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教材、其他信息),通過意義建構而逐漸獲得的。教師只是學習者的引導者,教師教學過程就是為學生提供學習環境,創設教學情境就是一種必要的措施。創設教學情境是模擬生活,使課堂教學更接近現實生活,使學生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加強感知,激發思維。在數學學習中,體現學習數學的價值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怎樣創設教學情境呢?根據實踐證明,有以下幾個策略:
1.問題情境
教師在學生進行探究學習之前和探究學習過程之中,為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的動力,教師精心設置一定的問題即疑問,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問題情境”,問題情境分成兩種:“問題發現情境”和“問題解決情境”。例如:教師可用下面的例子來引導學生學習統計和概率的知識:有一則廣告稱“有75%的人使用本工司的產品”,你聽了這則廣告有什么想法?通過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學生可以知道對75%這樣的數據,要用統計的觀念去分析,比如說樣本是如何選取的、樣本的容量多大等。若公司調查了四個人,其中有3個人用了這個產品,就說“有75%的人使用本公司的產品”,這樣的數據顯然不可信,因此應對這個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提出質疑。實際上,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應用于實踐的過程,創設問題情境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望的心理,使學生在對問題的追根溯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進入探究的角色,更容易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學習。
首頁上一頁1234下一頁末頁共4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610555.html
相關閱讀: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
三角函數圖象性質
高中數學學習方法:高二數學復習八大原則
高考數學復習:系統梳理 重點掌握
高中數學:扇形的面積公式_高中數學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