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遺傳素質、環境條件和所受教育不同等錯綜復雜因素的影響,我們每個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特點。而班級集中教學往往容易忽視學生的個別差異,不能很好地照顧學生的個性特點。長此以往,學困生就容易出現!缎抡n程標準》指出:“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庇捎谡n堂教學是一個多元空間,是在一個連續的時間內進行的,要想對學生學習狀況的評價更加客觀公正,必然要采取各種各樣的評價形式。
一、充分了解學生,改變評價方式
1、做好調查了解的準備。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作為教師,對于班上每一個學困生各方面情況要有一個詳細的了解。我常常深入學生中間,溝通師生感情,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地了解學困生知識掌握、能力形成情況,了解學困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了解學困生的家庭環境,了解家長對自己子女的看法、期望以及對學校、教師的要求和學困生在家庭中的表現,了解學困生的最近情況和發展態勢。我們的胡凱同學學習習慣比較差,作業經常不做,我與該學生家長聯系,才知道該學生家長為了掙錢,整天忙于干活,從來不過問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通過幾次與該學生家長溝通后,該家長逐步認識到教育子女的重要性。一直到現在,該家長都堅持每天輔導自己孩子的作業,并在每一種作業后面簽上自己的名字。一個多學期下來,該學生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每次測驗一般都能保持在80分左右。雖然學困生有過不思進取的表現,但他們也有很強的進取心。
2、要尊重、關心學困生。為了保護和尊重學困生,我總是從學困生的身上找出“閃光點”,及時表揚,使學困生覺得自己并不一無是處,也有值得驕傲的地方,進而樹立起自信心。然后因勢利導,使學困生在態度上有一個較大的轉變。
3、改變作業評價方式。在學生的作業批改上,學生的作業不僅反應他們的解題思路、方法、歷程、能力,還能反應出學生學習態度和學風。單純地用我們常用“√”“×”和等級制的“優”“良”“中”“合格”以及百分制的方式來評價學生作業、成績,不但不能更好地表現學生作業的基本本質,反而會使學生枯燥乏味、缺少激勵性。如果在批改作業時巧妙使用批語,不但可以反應學生解題的正誤,對學生舉行恰當的學法指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而且可以開采學生的智力因素。如“一題多解”注重培養學生從差別角度去闡發、思慮不懂的題目,降服了思維定勢的不利因素,開拓了思路,使學生能正確、靈活地解答千變萬化的實際不懂的題目。利用這樣的評語:“解得巧、方法妙!”“你用了與眾差別的方法處理完成了這個不懂的題目,真了不得!必定是有奇特見解的學生!睂τ卸喾N解法而學生只采用了一種的,可以寫上:“想一想,還有更好的解法嗎?”“愛動腦筋的你必定還有高招!”“換個角度思慮,能想出差別的解法嗎?”這樣的批語既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開啟了學生的心靈,同時也坦蕩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能斗膽地馳驟想象、別開生面。顯然,輔以批語的批閱可以幫助學生對照思考,提高技能技巧,迅速地解題。
二、優化課堂結構,注重課外輔導
我班有較多學生來自農村,一部分學生基礎差、能力弱,后進面較大。教材跨度大或出現存在一些矛盾關系的知識點,常常會影響學困生的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我聯系教學實際盡量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具體做法如下。
1、根據教材,適當減小教學內容的梯度。將一些聯系不太緊又可以分割開來的內容分割成幾個“小臺階”,減少每堂課的教學內容,適當降低教學要求,以照顧學困生的接受能力。
2、注意培養學困生的基本技能。讀題、畫圖、分析、思考、說話、驗算能力。多給學困生鍛煉能力的機會。如內容較簡單的問題我都讓學困生回答,讓學困生能“跳一跳摘果子”,即使答錯了也要給予鼓勵,使學困生有信心和興趣繼續學下去。
3、注意課堂教學中的個別輔導。學生扮演、練習、小組討論時,應特別注意對學困生的輔導,必要時給學困生重新展示教學過程。
三、課前課后輔導,促進共同進步
課堂教學面向全體的主要職能決定了學困生轉化只在課堂教學中顯然是不夠的,我還特別注重對學困生的課外個別輔導,具體方法如下。
。1)課前預習個別輔導。主要輔導新課需涉及到的舊知識,使學困生領先一步將課堂教學中的基訓領會掌握。所謂“笨鳥先飛”,使學困生能和其他同學一起學習新課,以防止新課中的“夾生飯”現象。
(2)課后補充個別輔導。在批改作業時,特別應注意學困生的作業情況。發現問題,當面輔導、立即解決,避免重新跌入“惡性循環”的深淵。
。3)組建同學“一幫一”互助活動。充分發揮大家的力量。讓學優生通過講課、補課、輔導等方式幫助學困生,同時引進激勵競爭機制,學優生、學困生一同比賽。
總之,通過上述方法的實施,我所帶的班級學困生成績、能力有了一些提高。說說容易做做難,學困生轉化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有些學困生“反復無!,有些學困生“頑固不化”。我覺得轉化學困生一定要有耐心,要多鼓勵、多指導,使學困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逐步增強學習興趣,不能使其感到負擔過重,失去信心。我相信,通過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共同的努力,學生學習整體成績一定會提高。
來源:233網校論文中心,作者:趙國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617249.html
相關閱讀:高考數學復習:系統梳理 重點掌握
高中數學:扇形的面積公式_高中數學公式
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
高中數學學習方法:高二數學復習八大原則
三角函數圖象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