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教材融進近代、現代數學內容,精簡整合傳統高中數學內容,與現行教材相比,教學內容將增多,教材明顯變厚,與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的課程相比,其教學容量和教學難度大為提高,而高中新課程的課時數還比過去少。因而,高一學生不能盡快地適應高中數學學習,不少初中數學成績的佼佼者,進入高中后成績大幅下降。如何研究新教材,按照高中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認知結構,設計出指導學生高效率學習的有效方法,以使學生適應新教材,順利完成初高中數學銜接學習,培養學生自學、探索和創新能力,體現新課程標準的原則精神,成為高中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
處理好高初中數學教材的銜接
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必須研究初高中數學教學大綱和教材,清楚哪些數學內容由初中移到了高中,哪些初中數學知識到高中后必須加深與拓廣等等。如因式分解,二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立方差公式,韋達定理,二次函數的圖象與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二次不等式的解的關系等都需要在高一階段補充學習。有些知識在初中沒有學過而高中卻要用到,這就要在教學中作補充,還有的知識在初中因不是重點只作為了解但在高中卻是一個重點,這就需要在教學中對這些知識復習、鞏固、加深。因此,在高一數學教學中必須循序漸進,降低教學重心,幫助學生復習舊知識,進行適當的鋪墊,以減緩坡度,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2、處理好教材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相關問題
初高中數學教材中每一新知識的引入往往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很貼近,比較形象,并遵循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規律,學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但是,高中數學在初中數學的基礎上難度加大了,注重概念的教學與運用,對概念的理解要透徹;分析、比較、概括能力要求高;歸納、推理、空間想象能力進一步提高。習題類型多,解題技巧靈活多變,對學生的計算能力要求高。因此,高中教學中要注重知識的螺旋式上升過程,在講授新內容時,教師應注意創設問題的情境,盡量做到問題的提出、內容的引入和拓寬,要生動自然,并能自然地引導學生去思考、嘗試和探索,不斷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數學問題的能力。在數學問題的不斷解決中,讓學生隨時享受到由于自己的刻苦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的效果。
3、處理好初、高中數學教法的銜接問題
進入高中以后,教學教材內涵豐富,教學要求高,教學進度快,知識信息廣泛,題目難度加深,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也不可能象初中那樣通過反復強調來排難釋疑。新課標下,高中教學往往通過設導、設問、設陷、設變,啟發引導,開拓思路,然后由學生自己思考、解答,比較注意知識的產生過程,注重數學知識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系,注重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和思維品質的培養,更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這使得剛入高中的學生不容易適應這種教學方法。因此教學中要適當放慢起始教學進度,讓學生逐步適應高中數學教學節奏后再酌情加快教學進度;采用逐步滲透,新舊類比的教法,把舊知識與新知識有機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感到既新鮮又不陌生;重視數學思維方法的教學,教學過程要始終體現"思維"這一主線,把數學的思維美充分展現在學生面前;加強閱讀指導,培養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師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和有關學習資料,培養學生自學理解能力及獨立鉆研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好復習反饋,糾錯回味,培養學生探索能力。
4、處理好高初中學生學法的銜接問題
教師的工作既要讓學生"學會"又要讓學生"會學",一個高明的教師就是要教會學生終身的學習方法。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學法的指導。良好學習習慣是學好高中數學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定計劃、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這幾個方面。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養成認真制定計劃的習慣,合理安排時間,從盲目的學習中解放出來;引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刹贾靡恍┧伎碱}和預習作業,保證聽課時有針對性。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聽課,要求做到“心到”,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到”,即仔細看清老師每一步板演;“手到”,即適當做好筆記;“口到”,即隨時回答老師的提問,以提高聽課效率。引導學生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下課后要反復閱讀書本,回顧課堂上老師所講內容,查閱有關資料,或向教師同學請教,以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和記憶。引導學生養成獨立作業的習慣,要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切忌有點小問題,或習題不會做,就不加思索地請教老師同學。引導學生建立錯題集,對數學解題中容易出現的失誤加以記載,分類指導,做好查缺補漏工作。引導學生養成系統復習小結的習慣,將所學新知識融入有關的體系和網絡中,以保持知識的完整性。
5、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有些學生覺得高中數學難學,學起來枯燥乏味,因而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和熱情,缺乏應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濃厚的學習興趣會使人的各種感受尤其是大腦處于最活潑的狀態,使感知更清晰,觀察更細致,思維更深刻,想象更豐富,記憶更牢固,進而使學生能夠最佳地接受教學信息。不少學生之所以視數學學習為苦役,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對數學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著力培養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赏ㄟ^介紹古今中外數學史、數學家在研究數學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闡明數學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中,尤其是在工農業生產、軍事、生活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此引導誘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教學,提出一些新穎有趣、難易適度的問題,讓學生對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發言與討論。教師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學習,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教師還要通過生動的語言、合理的分析、嚴謹的推理、有機的聯系來挖掘和揭示數學美,讓學生從行之有效的數學方法和靈活巧妙的解題技巧中感受數學的無窮魅力,并通過自己的解題來表現和創造數學美,產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從枯燥乏味的數學學習中得到無窮的樂趣,以保持學習興趣的持久性。
做好高初中數學教學銜接將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改進和完善學生學習方法,使高一學生盡快適應高中數學教學,順利完成高中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論文中心,作者:鄭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707549.html
相關閱讀: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
高考數學復習:系統梳理 重點掌握
高中數學:扇形的面積公式_高中數學公式
高中數學學習方法:高二數學復習八大原則
三角函數圖象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