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據美國媒體報道,挪威科學家日前在美國紐約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他們發現了距今4700萬年前的完整靈長類動物化石。這個靈長類動物據說是人類祖先。
比大多數化石年代古老20倍
該靈長類動物化石名為“伊達”(Ida),這個近乎完整的過渡化石的年代比當前提供人類進化證據的大多數化石古老20倍。據挪威奧斯陸大學自然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喬恩?胡拉姆(JornHurum)博士介紹,“伊達”表明了非常原始的非人類進化線(如狐猴等原猴亞目)的特征,但其同人類進化線(如猴、猿、人等類人猿)的聯系更為緊密。胡拉姆說,“伊達”也確實不是類人猿。
胡拉姆稱,這個哺乳動物化石學名為“Darwiniusmasillae”,雌性,提供了對迄今來自始新世的所有靈長類動物古生物學的最全面了解。研究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國際知名學術刊物《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ONE)上。胡拉姆說:“這是第一個將所有人類組織聯系在一起的證據,真正將世界遺產聯系起來的化石!
以下是有關新發現靈長類動物化石年代的一些背景:從解剖學上講,現代人(智人)最早出現在距今約20萬年前,但諸如南方古猿阿法種(Australopithecusafarensis)、南方古猿湖畔種(australopithecusanamensis)等早期人類的年代均可追溯到300萬或400萬年前,甚至更早。
專家認為,人類大約600萬年前從一個包括黑猩猩和大猩猩在內的種群中分離出來的。一個包括所有類人猿(如人類)和“舊大陸猿”(oldworldmonkey,稱為猿或猿類)的種群是在始新世從“新大陸猿”(newworldmonkey)分離出來的,也就是“伊達”出現后不久,所以,我們的靈長類動物出身應該追溯到這個時期。
“伊達”發現歷史
過去兩年間,胡拉姆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對“伊達”化石進行了細致的法醫分析;窃1983年由私人收藏家發現的,他們將化石劈成兩半,并將這兩部分骨骼賣了出去:較小的部分后來得到復原,在此過程中,對化石進行了人工處理令其看上去更完整。這一部分最終被懷俄明州的一個私人博物館收藏,發現造假部分的胡拉姆研究小組成員詹斯?弗朗森(JensL.Franzen)對此進行了描述。
而更為完整的骨骼部分隨后也公諸于眾,它現在屬于奧斯陸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耙吝_”過去保存在德國“梅塞爾大坑”(MesselPit),這個大坑直徑約為1英里,由富含油類的頁巖構成,這對保存始新世時期化石也許再合適不過了。胡拉姆表示,大大的腳趾、有指甲的指(趾)尖都說明這塊化石屬于靈長類動物,而稱為距骨的足骨直接將“伊達”同人類聯系起來。
“伊達”肚子中的食物還保存了下來,比如水果和葉子。X射線檢測發現了幼年和成年牙齒,以及缺乏“修飾用的爪子”,這都是狐猴的典型特征。狐猴同我們一樣也是靈長類動物,但被認為更為原始,屬于一個與所有類人猿和現代人都不同的種群。據科學家估計,“伊達”死時只有大約9個月大,體長大約3英尺(約合0.9米)。她的眼睛前視,像我們的一樣,這使得她的視野交疊,可以對距離作出判斷。
胡拉姆及其同事表示,“伊達”可能喜歡在夜間活動!耙吝_”生活在哺乳動物在地球上快速進化的年代,那時,地球基本上被大片的叢林所覆蓋。早期的馬、蝙蝠、鯨魚以及包括最早的靈長類動物在內的其他生物在這一時期繁殖速度飛快,而氣候則屬于亞熱帶氣候。喜馬拉雅山脈正在形成。
“伊達”死亡猜測
X射線檢測結果表明,手腕斷裂可能是導致“伊達”死亡的主要原因??她的左腕在經歷了嚴重的骨折以后正在慢慢痊愈。“伊達”可能是在從梅塞爾湖喝水時被二氧化碳氣體傷害。由于附近火山活動頻繁,靜靜的湖水常常被距離地面很低的一層層二氧化碳氣體所覆蓋。
正是火山活動形成了梅塞爾湖,那個時候仍處于活躍之中。據胡拉姆介紹,因為斷腕的妨礙,“伊達”可能滑到在地,失去知覺,然后不幸墜入湖中,沉入湖底,沒想到,湖底獨特的環境條件令其完好保存了4700萬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778215.html
相關閱讀:少揭“傷疤”,多貼“膏藥”
2016年高考備考:生物基礎知識111條
高中生物的“學習策略”
定時定向遞送miRNA的新載體治療骨質疏松
人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干細胞起源和精準干預研究獲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