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數學問題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边@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新制定的《數學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涵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求其實際背景,并探索其應用價值。”故此,我們教師要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操作、實踐探索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在《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總目標”中還有這樣一段闡述:“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彼裕覀円淖儌鹘y教學中只注重學生解題能力訓練,忽視培養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那些片面做法。數學發展論認為,現代社會的發展特點和發展趨勢,就是事物的定量化和人的定量思維,它的基本語言是數學。數學將成為21世紀的每一位合格公民的基本素養,數學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是每個公民必備的,簡單的消費能力以及調查研究等能力將成為人們的基本素質。既然數學與人們的生活這么密切,那我們的數學教學就應該讓學生在愉悅的數學情境中樂學、在興趣中實踐,并致力于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如果教師能真正做到這些方面,學生在課堂上就會興致盎然,思維活躍,充分展現自己的智慧,陶醉在學習的愉悅與成功的體驗之中,F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使用正是為學生將來具有較強的應用數學的意識打下基礎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落實。
一、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合理選組教材,創設愉悅的自主探究的情境,極力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思想來看待實際問題的意識和充分調動學生主動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性
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數學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培養學生的應用數學的意識必須從小學入手,在低年級就有意識的加以滲透!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毙W生的思維以形象為主,而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與應用數學的意識,調動學生主動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性呢?本人認為,首先要善于用課本中的例子為背景,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感到學習材料與生活很貼近,以積極主動的“我要學”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例如,學習“十幾減9退位減”的內容時我改變了原來教法,讓學生做售貨員和顧客,通過對原有貨物、賣出貨物以及剩下的貨物的體驗,加強對十幾減九退位減的理解。這樣的教學,學生的興趣高,參與面廣。接著讓學生針對情境互相編題,學生學習的激情達到了高潮。學生通過參與實踐式數學情境,自然而然認識到,生活處處有數學,增強對數學的親切感,某種程度上培養了學生對應用數學的意識。再者,教師要能夠根據教學情況靈活選組教材。課堂教學中要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以知識的魅力吸引學生。建構主義教學論原則明確提出:復雜的學習領域應針對學習者先前的經驗和學習者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習者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才有可能是主動的。如"購物問題"是在學生學習了百分數的意義和百分數應用題以后,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補充的“打折銷售”問題。新課程在課堂教學內容上,給教師留下了較大的創新空間,傳統課堂教學中,非常強調學生對教科書內容的記憶與內化,而新課程則更關注教師的個人知識與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更多鼓勵教師根據自身的知識經驗、學生的生活經驗,靈活使用教科書,創造性的選編學生喜愛的教學內容。數學教育是要學生獲得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須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必須開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然而,現行教材中,往往出現題目老化,數據過時,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為遙遠的情況。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就要靈活選組教材。如下例“春游”。讓學生觀看蘇州樂園幾個游玩項目的錄像。問學生:“如果要去玩的話,你想了解些什么?”學生說:“我想了解價格,哪些項目是免費的,哪個項目比較刺激,每次能坐幾人?”老師接著出示價格表:“你想玩哪些項目?根據你的玩法,算一算共需要多少元?”小組討論、交流后得出:有的項目可以和別人合作,因此可以減少開支。老師問:“如果每人給20元的游樂券,你能設計一個游玩方案嗎?”這節實踐活動課,以學生熟悉喜愛的生活情景為背景,提出一系列實際問題。從觀看錄像→出示價格→設計方案→解決問題等有條理的教學程序中,將實際問題數學化,建立數學模型,并加以解釋和應用的教學規律。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能注意到注重培養學生分析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通過交流、討論、合作等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與別人溝通的能力。本節課采用的是從兒童游玩中學習數學,使數學知識融入了生活氣息,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對數學知識有了新的認識,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系生活實際,吸收并引進與現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關的具有時代性、地方性的數學信息資料來處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組教材內容。這樣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氣息的題材改編成了學生感興趣的、活生生的題目,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生活中,讓學生發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提高學生用數學思想來看待實際問題的意識和主動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性。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809455.html
相關閱讀:高中數學:扇形的面積公式_高中數學公式
三角函數圖象性質
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
高考數學復習:系統梳理 重點掌握
高中數學學習方法:高二數學復習八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