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采用某種形式或手段進行教學,達到“以同求異,以異求同”的目的,使學生好學、樂學、自主發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求知,變“學會”為“會學”。方法:通過實施差異化教學即“補差培優”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不同的個性,采用某種形式或手段進行教學。結果:通過實施差異化教學,可以兼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水平,發展不同類型學生豐富的個性,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結論:通過實施差異化教學即“補差培優”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不同類型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值得提倡和推廣。
關鍵詞:差異教學和諧發展能力提高
教師是“伯樂”,善于相馬。但是,教師又不能只是伯樂,伯樂相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馬而淘汰其余的馬,教師卻必須對每個學生負責。宋代朱熹在《論語》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孔子對自己的學生就很了解,他能夠說出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智力水平,并且針對不同的特點,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育,把學生培養成各種不同的人才。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一定年齡階段的學生,他們的心理特點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嘗試實施差異教學法。
一、實施差異目標,促學生自主確定
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的制定不僅要考慮教材“雙基”知識體系,又要顧及能力、情感、心理素質,從學生實際出發,面向全體學生。既要注重根據學習基礎較差、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的特點訂出基本教學目標,又要針對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訂出提高性目標和發展性目標,使教學目標體系具有一定的彈性。彈性目標對全體學生應該都是適用的,只是完成什么樣的目標應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以便挖掘各層次學生的學習潛能,使每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和諧的發展空間,做到“跳一跳,摘到果子”。
二、實施差異教學法,促學生自主參與
1.構建和諧發展的課堂教學環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差異的兼顧,應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尤其要在教學的重難點、關鍵處下功夫,而不只是在練習時或一節課結束前的幾分鐘才照顧學困生或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比如,在導入階段的教學中,教師可復習過渡性問題,讓學生在練習回答、講評中實施差異教學。
這樣做,對學困生來說,有重學的機會;對中等生來說,有復習鞏固作用;對優等生來說,有為新知識搭橋鋪路、利于知識遷移的作用。這樣,不同程度的學生均能邁進學習新知識的大門。
2.構建和諧發展的課堂教學方法。不同學生往往對不同教學方法的適應程度各有差異,有的學生通過聽覺學習效果好一些,有的學生通過視覺接受能力強一些,還有的學生要通過觸摸、動手才能形成最有效的學習通道。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方式也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注重在課堂教學中兼顧學生的不同特點,采用多樣、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實施差異教學。要在課前作好安排:為哪些學生提供直觀材料?為哪些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要求哪些學生作示范?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學習指導,幫助學生選擇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實施差異作業,促學生自主發展
沒有差生,只有差異。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具有自己的獨特性,發展也各有不同,應使每個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不同的起點上,得到最優發展。而他們的知識基礎、智力發展水平和個性特長都有較大的不同,他們對所需知識的程度也都不同,作為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差異,尊重每一個學生,信任每一個學生,幫助不同能力的學生,通過不同作業的訓練引導他們吸取、探究知識,承認學生發展存在著差異性,不搞“填平補齊”,作業的設計和布置必須多層次、有差異。對某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讓他們做一些簡單的、有趣味的練習,讓他們感覺學習數學可以這樣的簡單快樂,增加他們學習的興趣,以期待最佳學習效果;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適當拔高要求,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作業。要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模仿練習、變式練習、發展練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自己需要的作業。
四、實施差異評估,促學生自主提高
“找到一個孩子的優點,就是找到了一個孩子的生長點。”個性化的評價,就是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進行富有激勵性的評價。既要善于發現優等生的問題,又要盡可能地尋找到學困生的閃光點,既要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期待和希望,又要幫助他們鼓起勇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習的潛能,確立自己的發展優勢,選擇自己的最佳發展區,使不同的學生都有一種獲取成功的愉悅感,真正把學習數學作為一種精神享受。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自然就成為教師評價的指向和歸宿,所以教師要毫不吝嗇贊美的語言。
研究實踐證明:我們所面對的學生是有差異的。我們的教育只有通過構建和諧發展的課堂教學目標、教學環節、教學方法、學習形式和反饋評價體系,只有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實施有差異的教育,才能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有差異地和諧地發展,才能體現素質教育的真諦。這樣的教育才是和諧的、生態的、成功的教育!昂椭C”能產生美,產生最佳組合,產生最佳的課堂效益。宛如一首樂曲,只有各種高低的音調、不同的音色、差異的旋律和形式各異的樂器經過完美和諧的組合,才能奏出華美動聽的樂章。通過實施差異化教學即“補差培優”的教學方法,值得提倡和推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887839.html
相關閱讀:高中生物的“學習策略”
少揭“傷疤”,多貼“膏藥”
人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干細胞起源和精準干預研究獲進展
定時定向遞送miRNA的新載體治療骨質疏松
2016年高考備考:生物基礎知識11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