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出使西域 不管古代還是現代,每個國家都有對外交流活動,外交活動不僅讓我們更加了解世界各國的發展現狀,還能加深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r 漢高祖時,衛滿朝鮮滅亡箕子朝鮮后,定都于王險,惠帝呂后時,為漢藩臣,雙方平安無事數十。漢武帝時,衛滿的孫子右渠在位,對漢的態度轉為強勢,武帝派楊仆、荀彘率軍討伐,費時一年方能平定,漢在其地設置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其中以樂浪為最重要。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漢朝撤除臨屯、真番二郡,以其地合并到樂浪、玄菟。半島上的民族,非常復雜。半島北部,除了來自中國的朝鮮人外,尚有?貉、沃沮等族。半島南部,尚有辰韓、馬韓、弁韓并立,通稱三韓。 西漢末年朝鮮半島的形勢,大致是西北部是漢樂浪郡轄區,東北大部為高句驪所據;新羅據東南部地,百濟據西南部地。百濟、新羅因居半島南部,與漢朝沒有什么關系,惟高句驪與漢接近,關系較密。它自建國后,對漢一直是稱臣的。后來東漢之后,高句驪時叛時降,成為漢帝國的東北大患! ∪毡尽 h代日本地區的國家,共有一百多個,皆是倭人建立的,漢人統稱為倭國。自漢武帝于朝鮮設四郡后,中國文化開始影響諸倭,諸倭通使于漢者達三十余國,倭奴也于此時開始對漢作歲時的貢獻,納貢的地點大概在樂浪郡! 」馕涑跄辏|東太守祭肜威震北方,若干外族國家聞聲朝獻。建武中元二年(57年),當時正是日本史上的垂仁天皇時代,日本倭奴國王遣使來漢,漢賜一枚“漢倭奴國王”金印,金印證明倭國是漢朝附屬。該金印曾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在九州北部發現,是日本的國寶,但其真贗當無法確定。此時倭奴又于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和獻帝建安六年(201年)兩度來朝。到三國時代,雙方的交流更加密切! ∥饔颉 h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首次開辟絲綢之路,使中國和中西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張騫曾經到達大宛(今錫爾河上游)、大月氏(阿姆河中流)、康居(錫爾河下游)等國。張騫的副使還到達過大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等國。之后的漢使還到達奄蔡(黑海以北)、條支(今敘利亞),最遠越過羅馬帝國,到達犁軒(今埃及亞歷山大城),這是漢朝到達的最遠國家,亞歐諸國也派遣使者到西漢訪問和通商。東漢永元九年(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甘英經條支、安息等國,到大秦西界望海而還。永寧元年(120年)撣(在今緬甸北部一帶)國王遣使朝賀并獻上樂工與幻人(即魔術師),幻人自詡來自海西大秦(即羅馬)。延熹九年(166年),羅馬皇帝安敦遣使造訪中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23615.html
相關閱讀: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