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椰城》2009年第2期,作者:周磊,原題:漢朝寡婦不愁嫁
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誰如果招惹了寡婦,就會成為是非的焦點,就會招來滿天口水,這無形中關閉了寡婦再接觸和進入社會的大門,更使許多男子望門止步。因此,在過去男權社會中,寡婦再嫁是十分困難的事情。然而,在二千年前漢朝,寡婦卻不愁再嫁,這是由于什么原因使然呢?
其實,數千年來,中國文化的特征并不是始終凝定不變的。每一個歷史時期的文化形態,大都具有表現出獨特個性的時代風格。而在大漢王朝,女子的地位,女子的作用,女子的權利保障,與其他若干歷史時期,在某些方面有明顯的不同。
說到女子的地位,不能不說如今早已家喻戶曉的呂后專政故事。呂后多謀而果斷,漢并天下后,曾經努力協助劉邦翦除異姓諸侯王。她處死韓信,力促劉邦夷滅彭越宗族。漢惠帝死后,呂后臨朝稱制八年,擅權用事。漢朝這種所謂“母黨專政”、“權在外家”的情形屢有發生,從而大大提升了女子的社會地位。于是,就出現了漢朝女子尊貴的特殊的歷史文化現象。在漢朝,有名的女子不但可以封侯,還可以擁有爵位和封邑。如漢高祖劉邦就曾封兄伯妻為陰安侯,呂后當政后,也曾封蕭何夫人為?侯,樊噲妻呂?為臨光侯。
漢朝女子尊貴現象也使女子在婚姻關系和家庭生活中占據較高地位。漢朝的公主蓄養面首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漢武帝的姑母館陶公主劉嫖寡居,寵幸董偃,即便是漢武帝還要尊稱董偃為“主人翁”,一時“董君貴寵,天下莫不聞”。“其后公主貴人多逾禮制,自董偃始”。
由于皇帝的姑母寡居時可蓄養面首,因而使當時寡婦再嫁成為自然而合理的事情。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初嫁曹時,再嫁衛青;漢宣帝的女兒敬武公主初嫁富平侯張臨,再嫁臨平侯趙欽,趙欽死后,又嫁高陽侯薛宣;漢元帝的馮昭儀母初嫁馮昭儀父,再嫁鄭翁;漢桓帝劉志的皇后之母初嫁鄧香,再嫁梁紀等等。在漢朝的皇家內院,寡婦再嫁猶如家常便飯。
據《后漢書·宋弘傳》記載,漢光武帝時,湖陽公主新寡,劉秀便問起心中可有中意郎君。湖陽公主說:“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表示對大司空宋弘德才與儀表的愛慕。雖遭拒絕,但她敢于主動追求有婦之夫的行為,真實反映了當時寡婦追求幸;橐錾钌鐣L尚
漢朝寡婦不愁再嫁的風習,至漢末仍然多有史證。揭開《三國演義》的妃后列傳,最令人注目的便是魏、蜀、吳三國的第一個皇帝,都曾娶過再嫁的寡婦。如曹丕的皇后甄氏就是一位歷史上著名的寡居美女。
推薦文章:亞特蘭蒂斯文明復活節島復活島世界10大未解之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790015.html
相關閱讀: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