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劉邦留下一個什么問題直到漢武帝劉徹才解決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漢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歷史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深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的歷代開國帝王對于怎么管理好自己的江山天下可是用盡了心思。奴隸社會時期,西周實行分封制,將土地分給親屬或功臣,所封之地稱為諸侯國;秦始皇兼并六國統一天下后,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這頭兒劉邦斬白蛇起義,逐鹿中原,坐擁天下后,為這事兒也真犯了愁。

歷史上劉邦是草根出身,剛坐上皇帝寶座,對如何治理國家沒有多少經驗,就把眼光朝滅亡的秦朝看了過去。秦統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為核心的中央官僚體制,其主要職官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長,其職責是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太尉,負責管理軍事。御史大夫,其位次略次于丞相,是丞相的輔佐,然后在全國推行郡縣制。

劉邦依葫蘆畫瓢,也學得有模有樣,也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史稱漢承秦制。學歸學,劉邦也有自己的特色,封國制。在楚漢戰爭中,劉邦為了分化項羽陣營,壯大自己的力量,曾經分封了一些異姓王。后來,他們的力量過大,威脅中央集權,劉邦便借故一一翦除。但在誅滅異姓王后,劉邦懲戒亡秦孤立之敗,看到秦朝被起義軍打得焦頭爛額沒個幫手,怕自己的劉姓江山步了后塵,就在全國開枝散葉,又陸續分封自己的子侄為王,共封了楚、齊、梁、趙、燕、代、吳、淮南、淮陰等九國。這種王國與郡縣并存的體制,被稱為郡國并行制。

劉邦當年這么整,也算是良苦用心,雖然封了那么些個諸侯王,畢竟都是姓劉的,皇室宗親,盤根錯節,樹大根深,到時候大漢朝廷真有麻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安枕無憂。分封同姓王,在全國開枝散葉,以求皇室滿天下的初衷是不錯,但他忽略了那句老話,龍生九子,子子不同,當年他種下的那些種子結出的果實,勢力越來越大,亂民沒出現,他們倒威風起來,著實讓朝廷吃不消。

西漢自文帝、景帝兩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脹的諸侯王勢力,一直是個鬧心的話題。漢文帝時,賈誼鑒于淮南王、濟北王的謀逆,曾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這一建議,但沒有完全解決問題。

漢景帝即位后,采納晁錯的建議削藩,結果吳楚七國以武裝叛亂相對抗,搞了個七國之亂。漢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亂,并采取一系列相應的措施,使諸侯王的勢力受到很大的削弱。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但是到漢武帝初年,一些大國仍然連城數十,地方千里,驕奢淫逸,威脅著中央集權的鞏固。這會兒一個叫主父偃的給漢武帝出了個主意,實行推恩令,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30193.html

相關閱讀: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