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秋戰國到清朝末年,君王的婚姻大事一般都不決定于君王個人的意愿。這其中起決定作用的則是皇室家族的利益。君王的婚姻實際是一種政治行為。君王與后妃之間極少是由愛情而結合的。后妃不過是皇室家族為了鞏固其統治地位,進行政治斗爭的一個籌碼,一種工具。后妃們有的意識到這一點,有的意識不到這一點,但不管她們意識到還是意識不到,她們總是被政治上的鐵腕人物所操縱、所利用,她們與帝王的結合總有某種政治背景。這當中,是不管她們對帝王或帝王對她們究竟是喜愛還是厭惡與否的。后妃在封建社會里只不過是某些人達到某一政治目的的犧牲品。
人稱中國第一美人的西施,身為吳王夫差之愛妃,實則肩負了越王勾踐所賦予的顛覆吳國的秘密使命。西施自覺地認識到了自己的政治重任,她在夫差面前的一顰一笑,種種嬌態媚姿,都令夫差神魂顛倒,不問政事。顯然這不是她愛夫差,恰恰是在一步步施行著勾踐的政治計謀。她實際上扮演了一個女間諜的角色。勾踐正是通過送西施為夫差的后妃,巧使美人計,使夫差沉迷女色,荒廢政事,貶斥忠良,從而削弱吳國的力量,最終要達到消滅吳國的目的。
一些父母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和仕途財路,也往往不計女兒的幸福與痛苦,心甘情愿地把女兒自動送到皇宮里去。他們希冀女兒有一天能當上后妃,全家也能因此榮光貴顯。女兒也就成了他們攀登皇親國戚之途的工具。還有一些政客亦利用帝王在民間選美擴充內宮的制度,時常收買一些良家女子加以訓練,伺機送進宮廷。他們之中便有不少人靠著獻美女而飛黃騰達。
漢武帝之母,景帝之王皇后,當初就是由王皇后的母親主動將其獻進宮中的。漢景帝為太子時甚喜愛之,果然景帝登位后這位王夫人便成了皇后,其母也被封為平原君。后漢明帝的馬皇后,最初也是由其家進獻內廷去服侍太子的。馬本為伏波將軍馬援之幼女,由于父親的亡故,其家業凋零,而權貴又借機不時侵侮其家,因此其兄馬嚴就慫恿其母上書皇帝,將年僅13歲的女兒送入宮中。至于戰國時的政客呂不韋送美女給秦國公子使自己成為權臣的故事,更是大家所熟悉的。
言歸正傳。秦始皇究竟是秦莊襄王子楚的兒子,還是丞相呂不韋的兒子,長期以來是個未解的謎。由于秦莊襄王的祖父秦昭王就是羋八子的兒子嬴稷,這也關系到秦始皇是否是羋八子的后裔。司馬遷在《史記 呂不韋列傳》里記載很詳細,大意是這樣的:
呂不韋本是陽翟的一個大富商,搞販賣發了財。他看準了當時的形勢,要在政治上做番更大的投機買賣,就選中了秦昭王的孫子子楚作目標。子楚當時被充作人質,抵押在趙國,很不得志。呂不韋以為此人是一可居之奇貨,遂出資千金,為其設計,爭得了秦孝文王的太子之位,使其成為未來王位的合法繼承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36619.html
相關閱讀: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
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