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古代人的「發帖」和「回應」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趣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要說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肯定就是各種社交網絡。每天各種各樣的新聞、生活狀態充斥著我們的眼球。但要是你覺得古代人的生活就是十分無聊,那就錯了。古代人也有不少的「帖子」呢。

雖說古代沒有手機,但能寫字的墻壁到處都是。而古代的文人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抒發自己感情的機會。所以他們就有一種叫做「題壁」的玩法,也就是在墻上寫詩,而這些詩叫做「題壁詩」。最為有名的一首題壁詩肯定是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壁詩始于兩漢,盛于唐宋。漢末師宜官是可考的最早題壁者之一!稌x書》記載師宜官常常題寫于墻壁上,并向圍觀的人收取酬勞。漢代以后,題壁者代不乏人。南北朝時期,題壁詩漸多。唐代,題壁詩驟然大增,開始形成一種風氣。元稹《駱口驛二首》其一云:「郵亭壁上數行字,崔李題名王白詩。盡日無人共言語,不離墻下至行時!顾未}壁之風方興未艾,舉凡郵亭、驛墻、寺壁等處多所題詠,叫人目不暇接。據宋周輝《清波雜志》卷十:「郵亭客舍,當午炊暮宿,馳擔小留次,觀壁間題字,或得親朋姓字,寫途路艱辛之狀,篇什有可采者。其筆劃柔弱,語言哀怨,皆好事者戲為婦人女子之作」

而不少人為了這些題壁詩作了不少故事,《能改齋漫錄》就記錄著這么一個故事北宋宣和年間,有一名叫「幼卿」的女子,投宿陜府驛館,在墻壁上留下一首《浪淘沙》:「目送楚云空。前事無蹤。漫留遺恨鎖眉峰。自是荷花開較晚,孤負東風。客館嘆飄蓬。聚散匆匆。揚鞭那忍驟花驄。望斷斜陽人不見,滿袖啼紅。」這個帖子現在讀來也著實讓人柔腸寸斷。

原來,幼卿自幼與表兄同窗讀書,意趣相投,便暗生情愫。于是幼卿表兄就托人前來求婚,但幼卿父親以表兄沒有功名為理由,婉拒了這門親事。第二年,表兄參加科考,取得甲科成績,赴洮房任職。這時候幼卿已經另嫁他人。幼卿隨丈夫來到陜府,寄宿于驛館,恰好遇到闊別的表兄。昔日青梅竹馬的情侶,如今卻形同陌路,表兄策馬而過,只當沒有看到她。幼卿心中感傷,「就作了這首《浪淘沙》以寄情」并且留在了墻壁上。

有人在旅館墻壁題詩發帖,當然也會有人在詩壁上尋詩、看詩、并且跟帖。所以宋人說:「下馬先尋題壁字,出門閑記榜村名!鼓菚r候最容易引發「跟帖」的題壁詩,似乎是也女子所題的詩詞。南宋人周輝,常年出門旅行,在郵亭客舍歇息時,便以「觀壁間題字」為樂。他在常山道的一間旅館中,讀到一首格調曖昧的小詩:「迢遞投前店,颼?守破窗。一燈明復暗,顧影不成雙。」詩末署名為「女郎張惠卿」。后來周輝回程,又投宿于此店,發現「女郎張惠卿」的那首詩,有著不少的響應,成了一時的「熱門帖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10835.html

相關閱讀: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