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省考古研究所公布,在長治縣賈掌鎮搶救性發掘的一座金代石棺墓中,收獲最大的是這座墓葬內的石棺,該石棺須彌座式底座上的束腰部分,分欄淺細線刻二十四孝人物行孝圖,每幅圖均有榜題。其最大價值是,在山西地區發現的以二十四孝為題材的壁畫墓、磚雕墓中,石棺上刻二十四孝圖屈指可數。
2019年3月,長治縣賈掌鎮鎮里村古墓葬遭到盜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與長治縣文物博物館聯合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經過清理,該被盜古墓葬為一磚室墓,墓葬平面呈"甲"字形,由墓室和墓道兩部分組成。由于被盜嚴重,墓室內填土全部被盜擾。清理過程中發現有一青石質的石棺,棺蓋已經被盜墓分子打碎、破壞丟棄于地表,當地文物部門在考古人員進場前已經將棺蓋收集?脊湃藛T在墓葬清理過程中,在填土內發現破碎的白釉瓷碗1件、夾砂罐1件、黑釉燈盞1件。
發掘的石棺
據介紹,石棺是本次發掘最大的收獲。石棺為青石質,整體由蓋和棺兩部分組成,長2.2米,寬0.8~1.24米,高約1.1~1.4米。棺蓋整體呈弧形,前后擋都巧雕為云形,蓋面滿雕纏枝花卉。石棺由一整塊青石巧雕而成,整體可分為三部分。外表面通體打磨光滑并雕刻有圖案。棺室內壁及底面保留鏨刻痕。棺身前擋正面淺浮雕門窗,周遭環繞云紋;棺身側板兩側面紋飾相同,均為減地平面線刻人物及云紋;棺身后擋細線刻直欞窗、板門。底座為須彌座式,束腰部分分欄淺細線刻二十四孝人物行孝圖,每幅圖均有榜題。正面4幅,從左至右依次為:郭巨埋兒圖、王祥臥冰求鯉圖、郯子鹿乳奉親圖、元覺勸父圖;右側9幅,從左至右依次為丁蘭刻木事親圖、趙孝將小替大圖、魯義姑抱侄棄子圖、曾參向父圖、楊香扼虎救父圖、伯俞泣杖圖、王武子妻割股奉親圖、陸績懷橘遺親圖、劉殷行孝圖;背面2幅,中間以一折枝花卉分隔,從左至右分別為孟宗哭竹圖、曹娥哭江圖;左側9幅,從左至右依次為:董永賣身葬父圖、田真行孝圖、姜詩行孝圖、閔子騫蘆衣順母圖、舜子感天動地圖、劉明達賣兒圖、老萊子娛親圖、鮑出背母圖、蔡順拾葚異器圖。
省考古所趙輝稱,山西地區發現的以二十四孝為題材的壁畫墓、磚雕墓數量較多,但石棺的數量屈指可數。目前可知的有永濟張營鎮出土的金代貞元元年(1153年)姚氏石棺、永和縣出土金代大安三年(122019年)彩繪石棺1具、芮城永樂宮元代宋德芳石棺中的二十四孝人物組合與長治縣出土的基本相同。根據石棺的形制、線刻圖案內容,結合墓葬形制、填土內出土的器物等綜合判斷,這座古墓葬的時代為金代。其基本組合是受晉南地區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孝道思想廣為流行等復雜社會背景決定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30156.html
相關閱讀: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