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吹吹腔是啥?為何是白族最奇葩的傳統文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云龍白族“吹吹腔”的出現距今約有500年的歷史了。主要靠師傳和家傳傳承。

  云龍白族吹吹腔戲最具代表性的地區是舊州鎮的湯鄧、下塢、舊州三個村和長新鄉的大達村,目前全縣已組建白族專業、業余吹吹腔劇團9個:湯鄧吹吹腔劇團、上甸尾吹吹腔劇團、三七吹吹腔劇團、丹嘎吹吹腔劇團、豐城吹吹腔劇團,湯澗吹吹腔劇團、大達吹吹腔劇團、箐干坪吹吹腔劇團、云龍縣吹吹腔劇團。

  每個劇團都有戲臺。這些劇團逢年過節、迎神賽會、婚喪嫁娶、起房堅柱都要進行吹吹腔戲表演,特別隆重的是春節,節目表演要達三天三夜。2000年7月24日在《云南日報》公布的滇西北保護與發展項目上,將長新鄉大達村列為吹吹腔保護村,舊州鎮列為白族吹吹腔保護區。

  吹吹腔是一種古老的民族劇種,行當分工相當細致,“生、旦、凈、丑”俱全,講究手、眼、身、法、步,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及身段譜,步法與嗩吶旋律相適應,舞蹈性特別強。吹吹腔以唱、吹為主,吹又以嗩吶為主要器樂吹奏過門,故又稱“嗩吶戲”、吹吹腔每唱四句為一段,唱詞格式為“三七一五”山花詩體。

  第一句為起板,二、三句為中板,四句為落板,起板和落板都用嗩吶間奏,擊樂配之,擊樂節拍十分嚴謹。有上引、詠詩、作對、表白、做功等表演程式,有“一吹、二唱、三敲打之說法”,唱腔有九板十三腔,即:平腔、凈腔、生腔、一字腔,地胡腔、哭腔、大哭腔、高腔、搖旦腔、走板、垛垛板、數板、倒板等,唱腔調門隨戲中人物而定。

  吹吹腔音樂資源豐富,以嗩吶主奏,可加以二胡、三弦、笛子等,擊樂有大镲、小镲、點子、小鼓等。表演起來抑揚頓挫,十分精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58704.html

相關閱讀: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