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史記》中不得好死的大人物:誰死得最慘?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小人物不得好活,大人物不得好死”,這話是我說的,但卻是從李敖語錄中化出來的。李敖的原話如此:“做弱者,多不得好活;做強者,多不得好死!痹谖铱磥,李敖的許多話當不得真,這句話卻說得極其到位。對弱者來說,他們體會得到的是生活的艱辛,生存的不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的無奈;而對強者來說,體會得到的是事業的輝煌,生命的張揚,“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狂放。但是,甘蔗豈有兩頭甜,強者往往是眾矢之的,處于明槍暗箭、陰謀詭計之下,一招不慎,就有可能全盤皆輸,敗走麥城,以各種非自然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強如薩達姆者最后不是走上了絞刑架嗎?此乃為“不得好死”。

  《史記》中“不得好死”的大人物可謂多矣,“不得好死”的方式也可謂千奇百怪。

  屈原是早期著名的“不得好死”者。

  屈原是文人參政的早期代表,他既是當時楚國坐頭把交椅的文學家,又是楚國政壇叱咤風云的高級官員,深得國家領導人的信任。入則和楚王探討國家大事,制定政令;出則接待各國使節,處理外交事物。屈原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達到了文人從政的巔峰。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你的文章寫得好,你的官做得大,可是,憑什么好事都讓你占完?在同僚的暗算之下,楚懷王慢慢開始疏遠屈原。

  如同一切文人一樣,屈原從來不會從自身找原因,反而埋怨最高領導人是非不分,賢愚不辨。他片面地夸大了內心的苦悶,寫出了中國文化史上第一篇反對體制的詩章?《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本來就是屁大點事,經過屈原生花妙筆的渲染,最后成了關乎民族存亡的大問題。他追述到帝嚳往事,贊揚齊桓偉業,敘述商周德政,以此來批評時政。這不是明顯的厚古薄今嗎?僅僅厚古薄今還不可惡,最為出格的是,屈原把自己弄成了污濁世界里的圣嬰。他在塵埃之外浮游,不被世俗玷污;他清白高潔,出污泥而不染;他情操高尚,可與日月爭輝。你看,這是人話嗎?

  最終的結果是屈原被放逐,即使這樣,仍沒能改變屈原怨天尤人的個性。面對浩浩江水,他大聲說:“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弊源蠹孀詰偈顾床挥。

  于是,屈原“懷石遂自沉汩羅以死”。身體縛上石頭,屈原毫無懸念地沉入了汨羅江底,創造性地推出了一種靈活的投水方式,同時也預告了文人從政的可能結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61728.html

相關閱讀: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