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漢和帝皇后。名綏?謚熹。父訓為護羌校尉?母陰氏?為光武帝皇后從弟之女。和帝永元七年(公元95)選入宮中?次年為貴人?十四年立為皇后?元興元年(105)和帝死?鄧后迎立出生始百余日的劉隆為殤帝?尊為太后?臨朝稱制?次年安帝繼立?猶臨朝政?稱制凡十六年。
和帝時?宦官鄭眾因參與謀誅外戚竇氏?受封為?鄉侯?這是宦官受封之始。鄧后以女主臨政?又將國命寄之宦官。與此同時?外戚鄧氏在政治上也得到重用。雖然鄧后懲于前代流弊?試圖對外戚勢力加以限制?但安帝時?鄧騭拜大將軍?兄弟受封為列侯?賓客奸猾?多干禁憲。永初元年(107)太尉徐防因“災異”?“寇賊”策免?又開啟了以“災異”策免三公的先例?三公威權愈見低落。這些情況促使東漢王朝統治由承平漸趨衰敗。加以鄧后稱制時期水旱連年?郡國官吏隱瞞災情?虛報墾田?不顧百姓流亡?反而競增戶口?以致社會矛盾加深?廣大農民的武裝反抗斗爭此起彼伏?影響較大的有永初三年蔓延濱海九郡的張伯路起義等。與此同時?以羌族為主的周邊各族人民的反抗斗爭也日益加劇。對此?鄧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以皇室苑囿和郡國公田賦與貧民?調發郡國糧食稟贍貧民?詔三輔?河內?河東等郡國修治水利?發展公私灌溉?又屢屢下詔禁奢侈?減撤宮內服御珍膳和靡麗之物。但終因積弊已深?對挽救政治腐敗沒有產生顯著的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4163.html
相關閱讀: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