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白族獨特的木刻紙畫“甲馬紙”是什么樣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白族民間的“甲馬紙”,亦稱“甲馬”、“紙馬”,是一種木刻紙畫,是白族原始巫術禮儀尚遺民間的一種木刻作品。

  甲馬紙以陽刻線為主,粗線接近于面,木刻后水墨印制,產生出線條簡潔粗放,線面錯雜縱橫、虛實變化,而又協調統一、古拙樸實的藝術效果;在構圖上,千變萬化,打破了復制木刻千篇一律的程式?坦{著他們純真的感情,不循固有的技法,毫無顧忌地握著手中的刻刀,在自由的想像中把心中的意象挖出來。

  白族甲馬紙,內容豐富多彩,其數量近千種,歸納起來有三大類:一是白族固有的“圖騰”。如“龍”是白族先民的圖騰,在甲馬紙中有很多表現,有“白龍”、“蒼龍”、“財龍”、“飛龍”、“芭蕉龍”、“五方神龍”、“青龍神君”、“火龍太子”、“水府龍王”等,還有以“龍”為配景的“瘟司”、“天蠱”、“春!钡鹊募遵R紙。二是白族特有的“本主”。“本主”白語稱“武增”,漢意是我的主人,是白族民間宗教信仰中的主要內容,源于白族先民原始宗教中的自然神“社神”崇拜,在白族甲馬紙中,“本主”神占有一定的數量,典型的如:“水草大王”、“阿利帝母”、“清宮本主”、“洪山本主”、“雪山太子”、“品殿大王”、“本主娘娘”等。

三是白族先民原始自然崇拜的各種偶像和白族民間信奉的各種神祗。如“家神”、“喜神”、“土地之神”、“水火二神”、“木神”、“橋神”、“路神”、“巖神”、“腳力神”、“五谷神”等。

  白族的這三大類甲馬紙,用途涉及了白族生存的自然環境,從事的主要活動,自身的生活習俗、倫理道德、審美觀點、藝術歌舞等各個方面。

  白族甲馬紙始于白族古代社會。當時,中原漢族地區有一種“甲馬”,即“俗于紙上畫神佛像,涂以紅黃彩色而祭賽之,畢即焚化!卑鬃逑让窈芸煲M了漢族的“甲馬”,用這一形式來表現自己的傳統文化、民族意識。發展到今天,演變成了地地道道的“白族甲馬紙”。無論是在制作和內容上都與中原漢族地區的“甲馬”有了嚴格的區別,是源于斯而不同于斯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0386.html

相關閱讀: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