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有很多種,是真傻,還是裝呆,我看不一定。傻子的世界觀,傻子的方法論,可能在當時不行,隔上幾百年、幾千年,說不準還是對的。史書上記載,晉惠帝司馬衷說過兩句傻話。一次,司馬衷聽到蛤蟆不停地叫,于是問左右,“它為官叫,還是為私叫呢?”另一次,他聽說老百姓饑荒餓死,說:“為什么不吃肉糜呢?”就因為這兩句話,說他是傻子。那么,我們來看看司馬衷是真傻還是假傻。
先看前一句。司馬衷問左右,蛤蟆為官叫,還是為私叫呢?左右回答得很準確:在官田里叫是官叫,在私田里叫是私叫。司馬衷對左右的回答很滿意,他用蛤蟆的叫聲來告誡官員,在什么位置說什么話,在官家就要為政府說話,為官叫;在私家就要為百姓說話,為私叫。讓官員公私分?,怎么能說他是個傻子?幾年前,鄭州市城市規劃局副局長逯軍向記者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一個是為官叫還是為私叫,一個是替黨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二者何其相似。如果說司馬衷說的是傻話,那么兩千年后的逯軍,豈不也是傻子!
再說后一句。那年是個災荒年,司馬衷說:糧食不夠,為什么不給百姓們食肉粥呢?要說救災,自古以來就是開粥棚,勉強糊弄一下肚子。好一點的官兒,不過是要求那粥別太稀了。檢驗標準就是往粥碗里插雙筷子,筷子不倒,粥的質量就算合格了?赡巧屏嫉臅x惠帝司馬衷更進一步,要求給百姓們在粥里放點肉,別讓百姓面如菜色。“何不食肉糜?”體現了皇帝愛民之心。此言一出,世人都說司馬衷是弱智。本來給碗粥喝就成了,那些賤民就能茍延殘喘了,加肉,豈不是傻子才能干出的事么?
皇帝的好壞關系到臣民的命運。圣帝明君能讓老百姓過幾天太平日子,像司馬衷這樣庸懦無能的“傻子”皇帝,也要比那些殘酷陰毒、橫征暴斂的暴君要好得多,他至少能讓老百姓少吃些苦頭。所以,皇帝啥也不干,個個都是懶漢的時候,老百姓倒過上了好日子。如此說來,西晉有個“傻”皇帝,倒是那時老百姓的福分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2694.html
相關閱讀: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
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東晉的時尚
自亂陣腳的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