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初年世族軍閥王敦篡奪帝位的叛亂。王敦是東晉司徒王導從兄。東晉建立,他官至鎮東大將軍,開府、都督江揚荊湘交廣六州軍事,執掌軍事重權,漸有篡位野心。他鎮守武昌,位處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上游,對東晉政權構成威脅。晉元帝命劉隗、戴淵各率兵萬人,分屯合肥、泗口(今江蘇清江西南),監視王敦。永昌元年(322)王敦以誅劉隗為名自武昌發兵東下。其黨羽江東世族沈充也起兵響應。叛兵攻陷建康,殺戴淵等人。劉隗北逃,投石勒。元帝病卒。晉太子司馬紹即位,是為明帝。王敦移鎮姑熟(今安徽當涂),自任揚州牧。太寧二年(324)王敦病重,明帝詔王導等率軍討叛。王敦以兄王含為元帥,發兵3萬復攻建康。不久,王敦病卒,叛軍大潰,余黨悉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2695.html
相關閱讀: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
自亂陣腳的苻堅
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
東晉的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