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美同盟 意在壓倒英日同盟
孫寶琦(右)1902?1905 清朝駐法公使
經過反復考慮,德皇威廉二世選中美國。他與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頻繁交流,探討建立聯盟事宜。羅斯福也察覺到新崛起的日本是美國潛在的威脅,主張擴大聯盟,吸收中國加入,形成中德美三國同盟。為此,威廉二世秘密會見出使德國的中國公使孫寶琦,告訴他說:“歐洲最強國為德國,亞洲最大國為中國,如果再加上美洲最富國美國成立三角同盟,對世界和平必有偉大貢獻。”他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通過中德美聯合,壓倒英日同盟。
德皇威廉二世
沒想到,慈禧太后卻冷冷地說:“這樣大的問題,怎能不讓英國加入呢?”原來,在鴉片戰爭中吃了英國大虧的慈禧太后,只知道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中國要加入聯盟,少不了英國的參與。奕?更是昏庸無能,搞不清國際形勢,便附和慈禧太后的意見,給孫寶琦發電,讓他向德皇轉達太后的旨意。威廉二世聽罷,暗自嘲笑中國外交的幼稚,但表面上卻說:“讓英國加入未嘗不可,但事前宜縝密,讓我們三國接洽好再說。”此話的目的顯然是為了穩住中國。
慈禧熱衷
一切工作準備完畢后,慈禧太后就盼著德國太子的光臨?墒,日子一天天過去,眼見預定的日期已過,卻始終不見德國太子的身影。1911年初,德國突然宣布改派亨利親王來華。太子改親王,這就意味著中德之間的約定出現了問題。威廉二世究竟為什么會作出這樣的變動呢?原來這與日本暗中的干預和破壞有關。
日本阻撓計劃夭折
慈禧自從洞悉了德國的用心,就對建立三國同盟十分上心。她特意告誡左右:“中德接洽之事,莫讓那桐知道。”慈禧提到的那桐,是一位滿族新貴,曾在《辛丑條約》簽訂后擔任過清政府赴日謝罪專使。當年日本人見他是個紈绔子弟,愛財好色,便投其所好,拉攏他充當日本在清政府中的內線。慈禧覺察后,刻意對他進行防范?墒,慈禧身邊的昏庸官吏,沒有多少有責任心的,他們時常談論中德交往,消息很快傳到了那桐耳朵里,致使日本人對中德之間的每次接觸,都了如指掌。訪美特使唐紹儀還未走出國門,日本朝野早已人人皆知。
對于中德美建立同盟,日本非常憂慮,因此處心積慮地進行阻撓和破壞。
此時唐紹儀才意識到,日本留他的目的,是為了拖過美國總統新舊交替的關頭,其用心昭然若揭。不過,塔夫脫留給唐紹儀的一段話意味深長,他說:“建立三國同盟這件事我不是不知道,而且也不是不能續談,不過今非其時。我有一句極重要的話奉告,貴國辦理外交,今后應該注意機密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4230.html
相關閱讀: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