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西周的經濟結構和階級關系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周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土地所有制 西周的土地所有制是封建領主所有制。西周最高的封建領主是周天子。周天子是全國土地和人民的最高所有者!对·小雅·北山》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周天子把王畿之內的土地,作為自己直接管理的領地,王畿之外的土地則分封諸侯。諸侯是自己封國內的土地和人民的最高所有者。《左傳》昭公七年說:“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  王畿之內的土地有一部分是王室的藉田,由司徒來管理。每年春耕時,周天子率領他的大臣舉行一次親耕藉田的典禮。當然,所謂親耕,只是一種儀式,而“終于千畝”的則是被稱為“庶人”的農奴。王畿之內的山林川澤,天子也派有虞人、麓人、川衡等官吏管理。除此以外的土地則由天子封賜給他的大臣作為采邑,《中鼎》銘載,王把土賜給中為采邑!蹲稹枫戄d,王把賜給為采邑! ≈芴熳佑袝r也不以“邑”的名義而以田若干賜給大臣!丁枫戄d,王“錫田于五十田,于早五十田。”《大克鼎》銘載:“王若曰:克……錫女田于?,錫女田于?,錫女井家田于,以厥臣妾,錫女田于康,錫女田于?,錫女田于原,錫女田于寒山”有時賞賜的土地也以里計算!墩儇铡枫戄d:“王自賞畢土,方五十里。”  諸侯和卿大夫都有權把自己的一部分封地再分賜給自己的臣屬!睹枫戄d榮伯呼命卯曰:“錫于一田”,錫于一田,錫于隊一田,錫于一田。”《不》銘載,白氏賜給不“臣五家,田十田。”貴族之間也可以彼此交換田地,不過土地買賣的情況還沒有發現。  天子和諸侯都有權把封賜出去的土地收回!洞蟆枫戄d周天子把封賜給的田地收回,改封他人。但一般說來,諸侯和卿大夫是把自己的封國或封邑傳給子孫。按宗法制的規定,當時合法的土地繼承人是嫡長子。由于土地世代相傳,就使被封賜的土地,成為各級封建領主的世襲所有! ‰A級關系 土地的層層分封,形成了土地所有的等級結構,也形成了一個以天子為首的封建土地所有者階級,并替這個階級奠定了等級從屬的基礎。  又由于西周的封建是把土地連同土地上的人民一同封賜的,所以和封建土地所有者階級的形成同時,又形成了一個被土地所有者階級所奴役的、附著于土地的農奴階級! ☆I主和農奴是西周社會的兩個敵對階級,領主和農奴的矛盾是西周社會的基本矛盾! ≈苋朔Q農民為農人、農夫,又稱庶人、庶民,這些被稱為農夫或庶人等等的農民,實質上就是農奴,他們是西周時期農業生產的主要擔當者。西周的封建貴族有各種等級,從天子、諸侯、大夫到士都是領主,《詩經》中的“曾孫”、“公子”就是指領主而言。各級領主都是土地所有者,都依靠剝削農奴為生。《國語·晉語》說:“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這幾句話,具體他說明了這種封建的等級關系。
領主又稱“君子”,農奴又稱“野人”、“小人”,“君子”和“野人”或“小人”是對立的!睹献·滕文公》說:“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這兩句話也道破了剝削者和被剝削者的關系!  洞笥鄱Α枫戄d,康王賞給盂“人鬲自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宜侯矢》銘載,康王賜給矢土地和“庶人六百又六〔十〕夫。”從這些史科看來,庶人的地位和奴隸很接近,但在西周時期,二者又是有區別的。盡管農奴和土地所有者之間保持著嚴格的人身隸屬關系,但農奴并不象奴隸那樣的一無所有!对·豳風·七月》說:“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這說明當時的農奴有自己妻子兒女,家室廬舍。《詩·周頌·臣工》說:“命我眾人,?乃錢?,奄觀?艾”!遁d芟》也說:“有略其相,?載南畝”。這說明他們有自己的生產工具!  对·豳風·七月》:“八月載績,載玄載黃。”這說明他們有自己的家庭副業。西周的農奴就是居住在自己的家里,吃自己的飯,用自己的生產工具,無償地為封建領主耕種土地! 》饨I主制社會,并不排除奴隸制的殘余,銅器銘文中有關于賞賜“人鬲”、“臣妾”的記載,也有用匹馬束絲贖回奴隸的記載。  這些銘文中所說的“人鬲”、“臣妾”都是奴隸。但“臣”以“家”計,而且有些是連同土地一并賜予的,這就說明了西周的奴隸和農奴比較接近。  井田制與地租形態 古文獻上說,周代實行過井田制。關于井田制,《孟子·滕文公》曾有這樣的說明:“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從這段話看來,井田制的主要內容是把土地劃分為方塊,井田之中,有公田,也有私田。分得私田的農奴或野人要無償地耕種公田,養活土地所有者!对·小雅·大田》說:“而我公田,遂及我私”,正是么田私田存在的說明。這里所謂公田,是指屬于領主的土地;所謂私田,是指領主分給農奴的份地!睹献印氛f:“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即農奴必須先給領主種田,然后才種自己的小塊份地。這種份地是經常要更換和調整的,一般是三年就須“換土易居”。當然,換地不能超出領主領地的范圍,因為農奴是被固定在領主土地之上的,“死徙無出鄉”,成為嚴格的禁令。因此,所謂井田制,實質上就是勞役地租制。
勞役地租的剝削是很殘酷的。農奴被規定在十月向領主納禾稼,把黍、稷、禾、麥等最好的糧食連同麻?全部獻給領主,此外,還要向領主提供其他各種貢獻。他們要用自己的織物“為公子裳”,用自己獵取的狐貍“為公子裘”,還要“獻研于公”,農奴勞苦一年,自己吃的是野菜。他們“六月食郁及褐,七月烹葵及菽”,到了年終,農奴還是發出“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的嘆聲! 〕曃锿猓r奴還要擔負繁重的徭役兵役。據《詩·豳風·七月》記述當時的農奴,到了冬季,要替領主作各種家庭服役,如修理房屋,鑿冰,割草,搓索等等。特別是兵役,使農奴長期遠戍,田園荒蕪!对·豳風·東山》是描寫這種荒涼情景的一首史詩。打獵是領主的娛樂,農奴睜著眼睛望著自己的莊稼被領主的車馬輾毀和獵犬的踐踏,領主不僅獵取野獸,還象獵取野獸一樣,獵取農奴的妻女!对·豳風·七月》:“女心傷悲,迨及公子同歸”正是這種事實的說明。  農業 手工業 商業 周代的農具,見于古文獻的有耒、耜、錢、?、?等,F在已經發現的西周農具,金屬制的不多,絕大部分都是用石材、獸骨、蚌殼制作的! ‰p齒的耒和鏟狀的耜,是周人的主要農具。耕田用人力,通常是兩人合作,這就是所謂耦耕!对·周頌·噫嘻》說:“十千維耦”,《詩·周頌·載芟》說:“千耦其耘”,說明了當時農業的繁榮! ≈苋说谝荒觊_種的田稱為?,第二年耕種的田稱為畬,第三年耕種的田稱為新。《詩·小雅·采芑》說:“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畝。”《詩·周頌·臣工》說:“如何新畬”。這里所說的“?”、“畬”、“新”,就是指耕種年數不同的田地。第三年耕種以后,地力已衰竭,周人就用拋荒的辦法以恢復地力。數年之后,再次開種!  对·小雅·甫田》說:“或耘或籽,黍稷??”。《詩·周頌·良耜》說:“其?斯趙,以薅荼蓼,茶蓼朽止,黍稷茂止。”這些詩篇說明周人對于除草培苗已很重視。  《待·小雅·白華》說:“彪池北流,浸彼稻田”,這說明周人已經知道應用人工灌溉。當然在很大的程度上他們還是依靠天然的雨水。《詩·小雅·甫田》說:“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說明了周代的農人仍須向大自然祈求恩惠。
《詩經》中記載的西周的農作物品種很多,重要的谷物有黍、稷、稻、粱、菽、麥等,種植最多的是黍稷。在同一種作物中,還分出不同的品種!对·生民》說:“誕降嘉種,維?維?,維糜維芑”,?、?是黍的兩種嘉種,糜、芑是粟的兩種嘉種。《詩·周頌·思文》說:“貽我來牟”,來是小麥,牟是大麥。《詩·周頌·豐年》說:“豐年多黍多?”,?是稻的一種。桑、麻的種植很普遍。桑、麻在《詩經》中常見,麻往往與禾麥并提。《詩經》有關于“?麻”、“漚麻”、“績麻”的話。桑是養蠶的飼料,蠶絲和麻的纖維都是周人做衣服的主要材料! ♂鳙C對于封建領主來說,僅僅是一種娛樂。而在農民經濟生活中還占有一定的地位。農民要用狩獵補充自己的生活資料,還有向領主提供獵獲物的義務!对·魏風·伐檀》說領主是“不狩不獵”,而他們卻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 ≈艽氖止I,有屬于封建領主的官府手工業和屬于農民家庭副業的民間手工業,但都是為了自給自足而生產,只有少數的手工業品用于交換! 」俑止I的工匠,銅器銘文中稱之為“百工”!秶Z·晉語》說:“工商食官”,這表明工是隸屬于官府的,他們是向王室或領主領取生活資料的專業工匠! ∥髦艿墓俑止I,以冶鑄青銅器為主,王室或大封建主都有自己的青銅冶鑄作坊。隨著大封諸侯,青銅冶鑄技巧也傳播到全國許多地方,F在所知,北面到遼寧、河北,東面到山東、江蘇、安徽,南面到河南南部以及湖北,都曾經發現過西周的青銅器。鑄造方法大抵繼承了商人的技巧,不過類別和數量要比商代為多,銘文也比商代的長,這都顯示出青銅器制造業有了進一步發展! √掌髦谱鞣矫媸浅霈F了板瓦和筒瓦。雖然當時瓦只限于使用在天子、貴族的宮室上面,但它的出現,在建筑史上仍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事。西周時帶釉硬陶比商代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在西安、洛陽、江蘇、安徽的周墓中都發現有帶青釉的陶器,從這些材料看出,陶器已正在向瓷器過渡了! ∩藤Z也和百工一樣,多半是隸屬于貴族的。交換媒介是用貝或一定重量的銅塊,銅器銘文中有“王錫(賜)金百?”或“取遺五?”的記載,?就是指銅塊的重量單位。銅器銘文中有關于用玉器等物和貝交換的事實,則海貝在當時也起一般等價物的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19384.html

相關閱讀:姬瑕
周朝中國的社會形態改革:奴隸逐漸變成了自耕農
后稷
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周公
伯夷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