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國后主陳叔寶,小字黃奴,雖為一國之君,對治國理政提不起一點興趣,唯獨對聲色情有獨鐘。他有一孔姓貴妃,長得國色天香,用陳叔寶的話說:“古稱王昭君、西施長得美麗,以我來看,愛妃你比她們美。”陳叔寶的眼光自然是不低,但孔貴妃如若與張貴妃比起來,恐怕還要稍遜一籌。
張貴妃名叫張麗華,生于窮苦人之家,父兄都以織席為生,她卻天生麗質,在東宮作侍婢時被陳后主一眼看中。張麗華發長七尺,黑亮如漆,光可鑒人。臉若朝霞,膚如白雪,目似秋水,眉比遠山,顧盼之間光彩奪目,照映左右。她曾于樓閣上梳妝,倚立于欄檻前,長發如水,衣帶輕搖,從宮中遠遠望去,飄飄然有如神仙,令人可望不可及。
陳叔寶對張麗華格外寵愛,地位自然也非同尋常。他曾被叛逆的始興王陳叔陵砍傷脖頸,在承香殿中養傷,大約心情不好,下令所有的后妃一律不準進承香殿,卻獨留下張麗華在身邊服侍,就連兩位皇后也沒有資格近前。公元584年,陳叔寶命人在光昭殿前面興建了臨春、結綺、望仙三座樓閣,閣高數十丈,袤延數十間,窮土木之奇,極人工之巧。窗牖墻壁欄檻,都是以沉檀木做的,又以金玉裝飾,珠翠點綴,外面垂著珍珠簾,里面設有寶床寶帳。閣下積石為山,引水為池,植以奇樹名花,每當微風吹過,香聞數十里。樓閣建好后,陳叔寶進行了如下分配:他自己居住在臨春閣,張麗華居住在結綺閣,另外也很得寵的龔、孔二位貴妃共同居住在望仙閣,由此可見張麗華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張麗華所以能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依憑的可不僅僅是容貌長得美。她非常聰明,雖然從小沒上過什么學,但她對什么東西都是一看就懂,一學就會,而且口才敏捷,能言善辯,記憶力超好。因為腦瓜來得快,她很善于察言觀色,迎合皇帝的嗜好。陳叔寶是香粉堆里長大的,唯好美色,張麗華從不像別的女人那樣嫉妒得尋死覓活,而是時常引薦一些貌美的宮女,這樣不僅陳叔寶龍顏大悅,打心眼里高興,那些后宮之人也都感激她的恩惠,爭著在皇帝面前稱頌她的慈善美德,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人際關系搞得相當好。
陳叔寶終日有美人相伴雖然很開心,不過也有煩惱的事,那就是他的皇帝身份。當皇帝總離不開處理政務,畢竟這么大一個國家,人民還都指望著他領導著過上小康生活呢。懶得弄也得弄啊,陳叔寶在發現了張麗華的才華后,發明了一種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工作方式。他斜倚著坐榻上的一個軟囊,讓張麗華坐在他的腿上,中央機關各個部委呈送的奏章他是一件也沒心思看的,就命令宦官蔡臨兒、李善度分門別類加以整理,逐個匯報給他聽,他則手攬美人柔軟的腰肢,于談笑之間,共同議處軍國大事。張麗華到是頗能發揮過人的記憶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只要蔡臨兒、李善度說過的事,她都能記得清清楚楚,而且很多看起來雜亂無章的事,經她的過濾、沉淀之后,都能條分縷晰,頭頭是道,既沒有遺漏之處,還能提出建設性的意見,陳叔寶只需點頭就行了。漸漸地,蔡臨兒、李善度也摸索出了少挨罵的門道,凡是有什么事情,就先向張麗華匯報,然后再由她向陳叔寶稟告,以致人們越來越驚異于張麗華“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聞”的超人稟賦,雖身處皇宮的深墻大院之中,然而卻能“人間有一言一事,輒先知之”。由此,陳叔寶工作起來既舒心又省心,不由得越發寵愛張麗華。
政事參與的多了,張麗華也深深體味出了權力的奧妙,那種呼風喚雨的感覺,真的妙不可言。只是她可不懂圣人的微言大義,對政策法令更是一知半解,她能做和樂于做的,就是由著性子來,高興了怎么都行,不高興了,沒準誰倒霉。凡是同宗同族的人,都在她的引薦下雞犬升天,后宮妃嬪們的親戚們違了紀,甚至犯了罪,只要向她求情,她都替她們圓場美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文武官員凡是不言聽計從的,她都睚眥必報,找各種因由向陳叔寶進讒言,該抓的抓,該殺的殺,絕不手軟。在她的干預下,獎賞處罰變化不定,法律制度形同虛設,法度極其混亂。朝中的大臣們迫于威勢,無不墻頭草,隨風倒,唯貴妃的石榴裙是瞻,一時間在江東的小朝廷,人們“不知有陳叔寶,只知有張麗華” 。
不過好景不長,公元588年3月,隋文帝看到滅陳的時機成熟,命晉王楊廣率58萬大軍,分進全擊,直指陳朝都城建康。早就亂了套的陳朝這時才發現,長江的天塹在離亂的人心下,不過是一道淺淺的小河溝,陳叔寶連同他心愛的貴妃張麗華轉眼間便成了階下囚。
據說晉王楊廣也早聽說過張麗華的美貌,他在派先鋒官高?出發前,曾密囑他說:“你進入建康,一定要找到張麗華,不要傷害她的性命。”高?進城后,召張麗華來見,看過之后十分感慨,對手下人說:“當年姜太公伐滅紂王,曾經蒙住眼睛不敢看妲己,下令處斬。這樣的妖妃,留下來的確是禍患!”隨即命令將張麗華斬于青溪。
如果將陳朝的滅亡都歸罪于張麗華,那顯然有失公允,但誰又能說,在加速陳朝滅亡的過程中,沒有張麗華的一份功勞呢?
一個人天生麗質,頭腦聰穎,具有優越的自然素質本不是壞事,如果用之得當,可成為一個人建功立業足以依靠的資本;反過來,如果劍走偏鋒,用錯了地方,其危害往往也是加倍的。龔自珍有詩云:“美人如玉劍如虹。”美人如玉般的天資,本身就具有劍氣如虹的殺傷力,越是這樣,越需要分外謹慎地運用啊,否則,就會傷人又傷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23600.html
相關閱讀: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自亂陣腳的苻堅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
東晉的時尚
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