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愛折騰,不愿守本分
蕭紅的一生,泛泛而言是很慘的,短命,窮困,奔波,她從十九歲離家出走,這一走便再沒回頭???中間輾轉回去過一次,和未婚夫住在哈爾濱的東興順旅館,后來懷孕,未婚夫出逃,引出著名的“蕭軍救美”一段。
這一段堪比小說情節,然而蕭紅自己斷不肯這樣寫,也寫不出,因為她是散文化的筆法,她最好的文字幾乎都是非虛構的,是那些關于她童年的記述。
很多年后,也就是1940年,她離家出走已經有十年了,這十年,她幾乎是馬不停蹄的,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幾乎大半個中國她都走過了???這大概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離開家鄉,到外面看看去!蕭紅的出走是為逃婚,然而即便不為逃婚,她大概也會找其他的理由逃出去的,小小的呼蘭縣城藏不下她,不是因為她要寫作,立志當個作家,而是她身上有太多活泛的、不安定的因素。
蕭紅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歷朝歷代的“女文青”大多如此:愛折騰,不愿守本分。這是一般文藝女性的通病???或許是所有人的通病,???那些有才華的去折騰文藝,沒才華的去折騰異性,世間人莫不如此吧?也有一些人,是連帶文藝、異性一塊折騰的,并且都弄出了很大動靜的,大概算得上是人間極品了:非有巨大生命能量的人不能為,譬如畢加索,譬如拜倫。也有不折騰的,像張愛玲,我想,這是因為她有自知,太過冷靜;就生命力而言,張愛玲是弱了些,遠不及她的才華,幸好她那時還很年輕,是能夠凝神、聚氣寫幾篇漂亮文章的,再晚一些,恐怕就真來不及了。我能夠想象,她住在上海的那間公寓里,不拘是書桌旁,還是陽臺上,整個身心都打開了,每個毛孔都在呼吸,感覺、聽覺、味覺、嗅覺、自己、世界全連成一片了……即便沒有胡蘭成,這樣的寫作怕也不會持續太久,她是整個把自己搭進去寫了,兩年已是極限了。
蕭紅
我曾經比較過張愛玲和蕭紅???很多人都愿意把她們作比較???其實這兩人毫無共同點,除了都姓張,都寫得好,都活得慘。???可是寫到末一句,我突然有點懷疑,什么叫慘呢?也許是,并不是因為她們寫得好才活得慘,而是因為寫得好,讀者“發現”了她們的慘。就譬如蕭紅,倘若有幸如冰心,去過那樣一種安逸人生???究竟冰心是否安逸,外人又怎知道?不過是猜測罷了???她還能寫出那樣的文字嗎?即便寫出來了,好是好的,讀者還會那樣念記嗎?
電影中的蕭紅
想來這是一切文藝女性的悲哀,“人文不分”是她們普遍的歸宿,但凡以才華顯世的,經歷立刻被翻出來,翻尸倒骨盡挑惱人的部分來說,像費雯麗瘋了,克洛岱爾也瘋了,伍爾芙投河自盡,普拉斯開煤氣自盡,鄧肯風流且死于非命,奧斯丁終生未嫁,嘉寶隱居又是同性戀……總之,一個個都很傳奇,而且下場很慘。究竟未知是才華帶來了噩運,還是噩運使才華得以名世?也許才華之于女性,本身就是一個傳奇、一個魔咒吧?也許中國古話里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竟是有些道理的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26525.html
相關閱讀: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
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