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納西族祭天儀式有著怎樣的歷史由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祭天的由來,傳說是納西族的始祖崇任利恩和襯紅寶百命成婚后,久不生育,在天神父母指點下祭天之后,生了三個兒子,但長大后又不會說話,便再次行大祭天,三個兒子才說出三種不同的語言,變成了納西、藏族、白族等三個民族,故納西人認為祭天可以保佑子孫的繁衍和健康成長,就世代相承下來。

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記載,納西族“正月登山祭天,極嚴潔”。元明清的漢文史書中也有關于納西族祭天的記載。并有一套完整的祭天規程和繁雜的儀式,說明納西族祭天歷史的久遠。

  納西族祭天儀式的“天”之內涵,根據對祭天時的祭祀對象—美、達、許三棵樹的象征意義的理解,其內涵包括天地自然、人類祖先。祭天的目的在于加強群體凝聚力,加強與天界(自然界)的聯系,歌頌祖先以求保佑,以及禳災祈福,人與自然的和諧等。

  祭天有祭天場,一般是在離村不遠風景優美的地方,用石頭圍砌成方形或長方形的場地,內有祭臺。講究點的祭天場還有內場和外場,周圍栽培高大的常青樹,風景優美,能容納幾十到一,二百人。

沒有場地的城郊或壩區中心春節期間也輪流在各家院中圍柵搭蓬來祭天。在同一個祭天場祭天的人叫“祭天群”,一般是由住在一個村的家族中的幾房人組成。每個家族和親近家族的祭天群都有自己的名稱。以前,納西族的祭天群有“浦都”,“故序”,“故在”,“故上”,“阿雨”等名稱。

這中雜居在各地不同名號的祭天群,是與古代納西人的不同氏族或部落有淵源關系的。大的祭天群有數十戶,小的十來戶。其中,浦都的祭天群數和人口最多,祭天需要的時間最長,儀式相當復雜。不同祭天群的祭天時間有先有后,但都在正月十五日前舉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34936.html

相關閱讀: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