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刀削面的由來 山西美食刀削面是怎么來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刀削面的由來: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品種多,吃法別致,風味各異。山西有名的面食有刀削面、拉面、搟面、剔尖、撥魚、河澇、貓耳朵、擦疙蚪、揪片、刀撥面、搓魚、推窩窩、溜魚兒、抿面、莜面栲栲等。刀削面又稱“飛刀削面”,這個名稱將刀削面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刀削面刀起面飛落鍋很快,中間形成一道白色的弧線,視覺效果堪稱一絕。有人對刀削面做出了生動的描繪: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

  山西刀削面已流傳數百年之久,相傳當時蒙古韃靼人占領中原,建立元朝。統治者們為了防止人民群眾造反,就沒收了各家各戶的金屬器皿,并做出相關規定:十戶用一把廚刀。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后再交回由韃靼人保管。

  一天中午,一老者的老婆將面和成面團,就讓老者去取廚刀,結果刀被人取走,老者只好回家等待。誰知老者剛出韃靼人大門,被一件東西碰了腳,他低頭一看,原來是一塊薄鐵皮,于是他悄悄揀起來揣在懷里。回家后,鍋開得直響,全家人等著吃面條,可是刀卻沒取回來,急得老者團團轉。

  忽然,他想起懷里的鐵片,就取出來說:“就用這個鐵皮片切面吧!”老婆一看,鐵皮片薄而軟,嘟喃著說:“這樣軟的東西哪能切面條!崩险呱鷼獾卣f:“切不動你就砍!币粋“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團放在一塊木板上揉好,左手端起,右手持鐵片,站在鍋臺邊,往開水鍋里邊“砍”面,片片的面片落入鍋里,煮熟后撈入碗,澆上鹵讓老者吃,老者邊吃邊稱贊。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三晉大地,得到人們青睞。

  后來,“鳳陽”朱元璋統一了中國,建立明朝,這種“砍面”便流傳于小攤販,后來又經過幾次改良,便成了今天風味獨特的刀削面。

  刀削面全憑刀削,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愛面食者歡迎。它同北京的打鹵面、山東的伊府面、河南的魚焙面、四川的擔擔面,同稱為五大面食名品,盛譽頗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39730.html

相關閱讀: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