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期到魏晉始末,政權分割,藩王爭亂,整個政治局勢很不明朗,呈一片混沌之勢。政權的交替過程如同一條流經山路十八彎的長河般,這時常出現比汪洋大海還要瘋狂的巨浪和風嘯。然而有一個家族,宛如一艘巨輪,在驚濤駭浪中,在急彎險灘間,自由如常地行駛著,安全地拋錨登陸。這個家族,就是魏晉史上從幕后走到臺前的司馬家族。
早在三國時期,坊間傳聞當世有四大權謀家,即“臥龍、鳳雛、幼麒、;ⅰ。臥龍是諸葛亮,鳳雛是龐統,幼麒是姜維,;⒕褪撬抉R懿。司馬懿是司馬家族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同時他也是西晉王朝的真正奠基者。
司馬懿為后人熟知的事跡,恐怕就是和諸葛亮的七年抗戰史了。期間雖然司馬懿敗數居多,可是在與縱觀整個中國戰爭史上都能算是最杰出的軍事家之一的諸葛亮的戰斗中,司馬懿還是取得了最后的勝利。諸葛亮在被圍困多日后,于營中病逝,此后蜀郡便兵敗如山倒,如果不是當時魏明帝不肯下令,司馬懿很可能就會成功直搗黃龍,徹底滅掉蜀國。
司馬懿活到七十三歲,在紛亂不定、物質貧瘠的魏晉年代,這已經算是高壽了。要知道魏晉時期,人們的平均壽命只有四十幾歲,司馬懿大半生都位居人臣之首,累牘繁簡、馳騁沙場的政治生涯,本應是最消耗人的生命力的,并且所謂“伴君如伴虎”,人的生命一旦走上仕途就不受保障了,可是司馬懿終究還是順利走完大半人生路,靠的不是靈丹妙藥延年益壽,而是他的大智慧和大機智。
司馬懿擅長裝病,曹操還是一個小領主時,便找人禮聘司馬懿,司馬懿明白,當時的曹操還不是漢朝統治者的對手,長期待在他的身邊是件危險的差事,所以就裝病在床。曹操屢次請人去打探虛實,結果每一個使者看到司馬懿躺在床上,動也不動,都相信司馬懿真的中風了。后來曹操也相信了這一事實,短時間內沒有再去找司馬懿。最厲害的是,司馬懿晚年的時候,魏帝曹芳年幼,曹爽黨群意欲篡權奪位,司馬懿為避一時風頭,同時也給自己積蓄力量一舉鏟除曹爽黨群,再次裝病。曹爽認為天下間唯一能對他篡權之事構成不利影響的就是司馬懿這個老骨頭,并且也早有耳聞,司馬懿極其擅長裝病,所以便派出心腹上門察看其是否真病了。探子進了司馬家大門后,司馬懿就以他的老謀深算給后學們好好上了一課,什么叫“將計就計”。司馬懿在兩名婢女的攙扶下于廳中會見了探子,這時一婢女遞上一碗湯藥,司馬懿用嘴去接,結果喝得湯藥流滿了衣領,把前胸衣弄得斑斑駁駁。探子又向司馬懿試探性提問,司馬懿直接偽裝成說話已經不靈便的樣子,吞吞吐吐、含糊結舌,一副不日就將赴死的頹態。探子一看,老家伙都成這樣了,趕緊回去把這好消息報告了曹爽。這次裝病很好地麻痹了曹爽,基本上讓曹爽放棄了對司馬懿的戒心,從而也對后來司馬懿一網打盡曹爽黨群提前投了一枚煙霧彈。這等城府,這等演技,要放在現今,估計橫掃各項影帝獎項是沒有問題的。然而在當時,這種戰術為司馬懿避去很多不可直面的麻煩和禍事,也為他日后重新崛起進行了有效的軟緩沖。
司馬懿經歷三代托孤輔主,多年政治經驗的積累,使他培養了一群可靠精干的羽翼臣子,終于在掃除曹爽黨群后,成功從幕后走向臺前,如同當初曹操以魏代漢般,以晉代魏,控制著幾乎整個天下的政權。然后司馬懿到死,都沒有封王稱帝,其實以他當時權傾天下的條件完全可以做到,他最終沒有選擇這條路,很可能是因為受曹氏一門恩澤太深,沒有曹操就沒有司馬懿,曹操知司馬懿、識司馬懿、信司馬懿,曹操之后的曹丕、曹?都是如此,甚至到了魏文帝時期,無論是文帝還是明帝與司馬懿商討天下大事時,都是親自奔赴司馬懿家中,對司馬懿的待遇宛如漢待蕭何般。
司馬懿死后,長子司馬師繼承了父權,后早喪,次子司馬昭便替補上臺,順襲了父兄的權位,進一步擴大司馬家族在當時的統治局面,使天下政權進一步集中在手,同時也加快了代魏的進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41949.html
相關閱讀: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
東晉的時尚
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自亂陣腳的苻堅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