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雖然偏安于江南,但在歷代帝王在位的時候都希望收復北方的國土。其中以王、謝、桓、庾四大家族為主的北伐,在東晉時曾進行過多次,在其中也不乏名將的指揮。公元三一三年,大將祖逖出兵,至公元三二一年左右收復河北,但后因受到朝廷的排斥憂郁而死,最終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公元三八三年,謝安在淝水之戰中擊敗苻堅后,立即使其弟進軍北方,收復了徐、兗、青、司、豫、梁六州,取得了東晉北伐歷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勝利。由于東晉安于江南,使得江南的名士與渡江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促進了社會文化的發展。北方的手工業技術與南方的技術相互融合,使東晉的手工業水平比西晉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另外,自曹魏以來,中國的文學發展一直處于大步前進的時期,其中以東晉年間的文人最為著名。東晉出現了山水詩人謝靈運、田園詩人陶淵明等人,他們對舊體詩作出改革,為將來隋、唐的詩文盛世創造了前提條件。當東晉在江南建國的同時,中國的北方則為鮮卑、羌等少數民族控制著,在歷史稱之為“五胡十六國”。由于少數民族的入主中原,使他們更多的接觸到華夏文化,使之與漢民族逐漸發展為同一生活習慣的民族,進而被漢族融合。自魏、晉、南北朝之后,中原北方大體已形成以漢族為主,其他少數民族混居的人口構成形式,使中國正式成為具有相似生活習慣的多民族國家。東晉自晉元帝司馬睿建國共歷十一帝,前后一百零三年。在此期間,中國一直處于分裂狀態,而且到東晉滅亡之后,這種狀態一直未能得到改變,隨之到來的是另一個分裂時期——南北朝時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41950.html
相關閱讀: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自亂陣腳的苻堅
東晉的時尚
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