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頭頂巨大榮譽光環的帝王,隋朝開國君主隋文帝楊堅歷來被人們認為是一位較為賢明開化的君王,經過他前期的治理,隋王朝在短期內出現了難得的富庶和安定局面,所有這些,與楊堅鐵面肅貪的措施不無關系。他積極強化對官員的監督,《隋書》中有記載,楊堅曾讓親信“密查百官”,發現貪腐行為便嚴懲不貸。
隋文帝在任期間,曾經有過一次罷免河北52州貪官污吏200人的記錄,導致了河北官場“整體淪陷”的局面。
在隋文帝堅持高調反腐的一生中,最令他引以為傲的就是破天荒地發明了“釣魚執法”的反腐“高招”。
隋文帝在位期間,曾命令人悄悄把金銀財寶以及絲綢和南方出產的緞子送給一些大臣和官員,以此來衡量一個大臣和官員是不是有貪賄行為。
假若某個大臣接受了金銀財寶等錢物,不但以貪賄罪處理,甚至還面臨在朝堂之上當著其他大臣的面被砍下頭顱的風險。
隋文帝用這種“釣魚執法”的反腐高招,搞得滿朝文武膽戰心驚,如履薄冰。
在開皇十三年(即公元593年),隋文帝曾暗中派人向一些他認為可能有貪腐行為的官員行賄,晉州刺史、南陽郡公賈悉達,顯州總管、撫寧郡公韓延等官員都中了隋文帝的“計”而被砍頭。
這種“釣魚執法”的手段簡單而直接,卻成績赫然,受賄官員面對的風險如此之高,鋌而走險者自然望而卻步。于是,隋初的貪腐之風也就此基本禁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54227.html
相關閱讀: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
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
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
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