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認為秦祚短促是由于不分封子弟的緣故,遂刑白馬與群臣誓約「非劉氏而王,無功而侯者,天下共擊之!」為了屏藩中央,他一面翦滅異姓王,一面分封自己的子弟侄兒,他們是齊王劉肥、淮南王劉長、燕王劉建、梁王劉恢、代王劉恒、淮陽王劉友、楚王劉交、吳王劉。這些王都姓劉,所以史稱同姓王。在分封之初,諸王大多是幼童,王國的重要官吏也是中央政府派去的,所以干弱枝強的矛盾并不突出。到景帝時,諸王或已成長或已更迭,與皇帝的血緣關系逐漸疏遠,終于造成了吳楚七國之亂。七國之亂平定后,漢室繼續削藩,加強中央集權,地方諸侯不復威脅中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55441.html
相關閱讀: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
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