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人非常喜愛歌舞,每逢結婚、遷新居、過年過節或勞動之余,年輕人都愛載歌載舞,興味盎然。布朗山一帶的歌曲分為說、宰、生、綴四調,巴達一帶的歌曲分為說、宰、生、綴、同曼等五調。各類曲調不變,唱時可隨時變換歌詞的內容,能在不同場合表達不同的感情。
說調:由小三弦伴奏,唱起來激越而抒情,富有青春的活力,一般用以歌唱熱烈的愛情。
空調:這是一種對歌調,往往天南地北地對唱,唱生產、愛情、故事等等。
生調:由小三弦伴奏,一般是唱風俗、愛情和勞動的愉快。
綴調:一般是在喜慶時喝,唱歷史、頌詞、故事或愛情等。
布朗人常是歌和舞結合在一起。在西雙版納的布朗族男女青年流行跳一種圓圈舞,跳舞開始,姑娘們即圍成一個圓圈,雙膝微微地一起一伏,柔軟的雙手在肩兩側或前或后輕盈翻舞,邊舞邊向反時針方向移動;同時,一群小伙子就在圈內作有節奏的虎步跳躍,少頃他們又分散到姑娘面前與姑娘輕聲對唱,然后男青年們又聚攏,作虎步跳躍狀,如是地反復循環多次。跳舞時,伴以象腳鼓、鈸、小三弦等樂器。此外,還有采茶舞、猴舞、癩蛤蟆舞、蠟條舞等等。
布朗族民歌十分豐富,按其音調大體可分為“索”、“勝”、“宰”、“拽”、“脫麻”等幾種。這些曲調也因地區差異而各具特色。除勞動歌、風俗歌、遷徙歌、恨歌、頌歌、情歌、兒歌等短歌外,還有長篇抒情詩和長篇敘事詩,如《苦情調》、《新年調》、《艾□》、《砍柴的依拉》等!兜栏呃省妨餍杏谖麟p版納景洪縣,是一部唱述布朗小伙子與傣族小姐戀愛悲劇的長篇敘事詩,哀婉動人。布朗族故事包括山川風物傳說、遷徙與建寨傳說、愛情故事、動植物故事等,在近代還產生過反剝削壓迫和反侵略的故事。關于布朗族首領“四眼四耳王”的種種傳說(《廣景》等);一日三變的美女朗三飄的故事;機智人物艾掌來的一系列笑話、諷刺故事,也極富于民族特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64833.html
相關閱讀: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