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姑臧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晉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魏晉南北朝時期河西走廊的政治、軍事重鎮。先后為前涼、后涼都城,南涼、北涼也曾一度都于此地。故址在今甘肅武威市。原名蓋臧,為匈奴所筑,后音訛為姑臧。城呈龍形,故又名“臥龍城”。西漢建姑臧縣,隸武威郡。東漢時為武威郡治所。由于漢、羌、匈奴多種民族雜居,又地處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為河西富邑。三國曹魏時置涼州,以姑臧為治所,這是姑臧為涼州州治之始。西晉永寧元年(301),張軌為涼州刺史,設州治于姑臧。西晉亡,即為前涼都城,于原城之外增筑四城,人文薈萃,經濟繁盛。東晉太元元年(376),前秦攻滅前涼,置涼州刺史鎮姑臧,豪右七千余戶被徙往關中。十年,呂光據此地稱涼州刺史,次年建后涼,立國都于姑臧。晉義熙二年(406),曾被后秦主姚興任命為涼州刺史的南涼王禿發□檀進駐姑臧,四年將南涼都城由樂都遷此。不久,北涼王沮渠蒙遜以步騎三萬攻克姑臧,又于八年將北涼國都由張掖遷此,并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439)北涼降于北魏,魏收姑臧城內戶口二十余萬,改姑臧縣為林中縣,仍為武威郡治。此后,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稱世。西晉末年,中原戰亂,中土人士避難西入涼州,姑臧成為保留漢族文化的重要據點,同時又是佛學東傳的要地。后涼時,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在此地講經,大興佛教。北涼時,沮渠蒙遜尊西域僧人曇無讖為國師,在此譯出《大般涅□經》等十幾部經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88353.html

相關閱讀: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
東晉的時尚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
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自亂陣腳的苻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