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民族,種植水稻、玉米、豆類、薯類、瓜類等,飼養豬、牛、羊、雞、鴨、鵝,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他們接觸和認識了各種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和動物,故風味美食較多,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飲食文化。
甑子飯 是清塘壯族人們愛吃的米飯之一。甑子飯作法是有一定講究的,主要是把大米淘洗干凈后,放進特制的甑子里,然后把它放到盛有水的大鍋內蒸煮,因是蒸氣蒸熟的所以不會把飯弄糊。這種米飯由于作法上的不同,所以具有色香、味美、口感好、無火氣等特點,深受清塘壯民的喜歡,特別是逢年過節紅白喜事,甑子飯是少不了的。
五色蛋 是壯族人民喜愛的食品,常把雞蛋、鴨蛋煮熟后分別染成黑、黃、紫、紅、綠五種顏色,每逢清明、八月十五等節日,人人須吃五色蛋。孩子們常掛一串五色蛋于胸前戲玩。
烏米飯 在山上采摘烏樹葉、老鼠豆,與糯米一起混合在一起,再把它煮熟。烏米飯煮熟后顏色呈黑色,但口感和味道還是非常好的,是清塘壯族鄉遠近聞名壯家特色美食,特別是每逢四月八節時必作之。
立夏飯 是在清塘壯族鄉觀音山、李家、貝家、黃綠一帶的壯族人特別愛吃的一種米飯。每到農歷立夏之時,當地村民就會用前年割了曬干的黃飯木葉用開水熬出汁,待冷卻后放入糯米浸泡至金黃色后,再把它煮熟。煮出來的米飯顏色呈金黃色,色美飯香,而且對人體有一定防病祛蟲的功效。直到現在當地壯族人民還保留著這一習慣! 〖t薯絲粑粑 壯語又稱“篙緊磨”,是將上等紅薯刨成絲曬干后,放到大木桶內存放2——3個月,存放時最好用火煙熏木桶。最后把備好的紅薯絲用石磨磨成粉,再用篩子把紅薯粉將細的篩出,將細粉拌水揉制成山頭狀,放入鍋內猛火蒸熟。通過這種方法制成的紅薯絲粑粑味道特別香甜,是養生的上等食品。
此外花色糯米飯清塘壯族人也非常喜愛。
新娘茶、新娘粥是剛嫁到壯寨的新娘,第二天早晨到井里挑的第一擔水。煮成的茶或粥,用來招待送嫁而來的親戚朋友,象征著親戚朋友之間的友誼象流水一樣長。也是比新娘手藝,看誰煮得好吃,誰就是最賢慧、能干心靈手巧的新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93471.html
相關閱讀: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