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隋煬帝為何成大昏君?真相竟是太聰明太有作為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讀:中國歷史上的昏君,其實不見得個個都是昏庸之輩。樂不思蜀的阿斗和“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畢竟是少數;其他即使如成天和嬪妃玩做買賣游戲的南朝東昏侯、整日只知道做木匠活的明熹宗,其實也就是心思沒放到大事上去而已,要論智商,恐怕也未必很差。他們中間的某些人,恰恰是因為太聰明了,結果倒成了昏君,而且是比上面提到的諸公更有知名度的大個昏君,這個人就是隋煬帝楊廣。

  楊廣之聰明多才,恐怕放到中國歷史上所有明君行列中也不會遜色。他自己也認為,就算是跟士大夫們比才學,他也應該做皇帝的。話雖有點浮夸,但此公才學確實有,還在當皇子的時候,就跟士大夫詩賦唱和。從流傳下來的詩作來看,多少有點意思,至少不像現在名氣很大的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筆那么俗氣。

  《隋書》上說他“好學,善屬文,深沉嚴重,朝野屬望”,應當說有點道理。楊廣文才不錯,武功也有那么點,隋平南陳,他是行軍元帥,北卻突厥,他還是出征的主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至少沒有給將士們添亂。即使是痛貶他的史家,也不得不承認他“爰在弱齡,早有令聞,南平吳、會,北卻匈奴,昆弟之中,獨著聲績”?墒,造化就是這樣弄人,被聰明所誤的人,在聰明人中十有八九,隋煬帝楊廣就是一個典型。

  如果不聰明而且多才,恐怕楊廣不會有那么多的大手筆的動作,后來讓唐朝占了那么多年便宜。獨享制度之利的制度創制,多半出于這個被后人罵為“煬”的皇帝,特別著名的是科舉制度。正是這個制度,讓中國的帝制有了世界上最完備和發達的官僚結構,被后世史學家許倬云譽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原色之一,讓法國著名的史學家布羅代爾驚嘆,怎么中國那么原始的帝制,卻有了一個現代化的官僚制相伴。當然,調動幾百萬民工修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以及興百萬大軍屢次征伐遼東,也是他的大手筆。只是這樣的大手筆,最終讓他丟掉了江山社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93824.html

相關閱讀: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
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
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