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年1月22日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
??《泊秦淮》杜牧
身處晚唐的杜牧看到內憂外患,民不聊生,對統治者十分不滿,感到唐王朝的政權岌岌可危。此時,作者來到秦淮河畔,看到了淡煙寒水、夜幕朦朧的凄迷景象,聽到了商女靡廢的亡國之音,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詩。而詩中的“后庭花”,即被后世稱為“亡國之音”的《玉樹后庭花》,其來歷就要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后陳王朝。
陳朝亦稱南陳(557年?589年),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南朝的最后一個朝代,陳霸先所創建,都建康(今南京),控制江陵以東、長江以南的地區。陳朝建立時已經出現南朝轉弱,北朝轉強的局面,陳朝剛建立時面臨北方政權的入侵,形勢十分危急。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帶領軍隊一舉擊敗敵軍,形勢有所好轉。亡國君為陳后主陳叔寶,陳最后被隋文帝所滅。歷五帝,共三十三年。中國歷史上朝代名與皇帝之姓重合者,僅陳朝一家。
陳后主叔寶,字元秀,南朝最后一個皇帝。他是陳宣帝的長子,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宣帝卒,陳叔寶即位。次年改元至德。陳叔寶在位八年期間,不惜民力,大建宮室,新建的臨春、結綺、望仙等宮殿豪華無比,門窗都是沉香與檀香木雕制,而且用金玉珠翠裝飾。
陳后主是南朝有名的昏庸腐朽的帝王,他寵愛貴妃張麗華、孔貴嬪,大臣江總、孔范及文士十余人是后主的狎客(陪伴權貴游樂之人)。后主終日與妃嬪、狎客沉溺于歌舞酒色之中,游宴于后庭,吟哦《玉樹后庭花》、《臨春樂》等艷詞,完全不理朝政,國家處于風雨飄搖之中。當時,政治黑暗、官場腐敗、賦稅繁重,“民不聊生,無能自!。而陳軍“甲士不過十萬”,力量單薄,陳朝統治集團又迷信長江天險,對于一江之隔的強大隋朝毫無防備。
隋文帝即位后,就積極籌劃南北統一大業。開皇八年(公元588年)八月,隋文帝已做好滅陳準備,便下詔列數陳后主罪惡二十條,對腐朽的陳朝發起了強大的政治攻勢。同年十月,文帝下令伐陳,任命晉王楊廣、秦王楊俊及信州總管楊素三人為行軍元帥,率領五十余萬大軍,準備橫渡長江,大舉攻陳。
在隋軍大舉進攻下,南朝守江諸軍一再飛書告急,而陳朝君臣依然嬉戲、縱酒、賦詩不輟,致使建康附近十余萬陳軍因貽誤戰機而無所作為。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正月,韓擒虎率軍夜渡采石,賀若弼從廣陵渡江,兩路并進,以鉗形攻勢,夾擊建康。鐘山一戰,賀若弼擊潰了陳朝主力軍,韓擒虎直奔朱雀門,攻入臺城,賀若弼隨后也攻入建康。文武百官紛紛逃命,陳后主倉皇隨10多名官人出景陽殿,自投于桔井之中!凹榷娙烁Q并,呼之,不應,欲下石,乃聞叫聲;以繩引出”,被俘投降,589年1月22日(禎明二年五月初一日)陳亡。
仁壽四年(公元604年),陳后主卒,葬于洛陽邙山,追封長城縣公。隋滅陳之戰,結束了東晉十六國以來二百七十余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實現了全國的統一。此戰是繼晉滅吳之后,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又一次大規模的渡江作戰。陳后主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治上腐敗不堪,軍事上麻痹松懈,戰前無準備,戰中無策略等,故在強大而又準備充分的隋軍的突然打擊下,土崩瓦解,兵敗國亡,也就成為必然的結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93827.html
相關閱讀: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
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
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