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蒙古族樂器 四胡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樂器之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最具蒙古族特色的樂器之一:四胡

音樂是蒙古族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四胡就是蒙古音樂的靈魂所在。蒙古四胡形制和漢族地區的四胡相同,但卻是蒙古族特有的樂器。四胡長期在蒙古族民間流傳,也涌現出許多技藝精湛的演奏家。

低音四胡

低音四胡又稱大四胡或好來寶四胡,廣泛流行于內蒙古的牧區和半農半牧區。牧區的低音四胡,為便于馬上攜帶,琴身可拆裝,即琴筒、兩截琴桿、弦軸和琴弓等。琴筒最早用一整段木料刳制而成圓筒或八角圓筒形,前口蒙以羊皮或牛皮,后端敞口。琴桿與琴筒同木而制,弓桿較短,兩端縛以馬尾。

演奏低音四胡,將琴筒置于左腿根部,琴頭稍斜向左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弓拉奏。主要用左手食指、無名指第二關節處按弦,有時用中指或無名指的指甲從弦下頂弦來代替按弦,還不時從弦下彈弦,小指多用來奏出第一把位的滑音和泛音,常用的有揉音、滑音、泛音、打音和顫音等技巧。

除卻上述常用技巧外,左手拇指的指甲彈撥里弦配合右手弓桿敲擊琴筒,也經常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輕彈琴筒皮面配合左手指甲彈弦,這些都是四胡獨具特色的演奏技法。低音四胡發音圓潤優美,音色渾厚深沉,是蒙古族說唱音樂伴奏、民族器樂合奏中重要低音拉弦樂器。

中音四胡

中音四胡,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流行于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的農區和半農半牧區。形制同低音四胡,稍小。琴筒呈圓筒形,用薄黃銅板卷焊而成,筒長16厘米、直徑10厘米,筒前口蒙以蟒皮或牛皮為面,筒口外用銅箍緊固,筒后端敞口,口內設銅制邊框。琴頭琴桿用一整塊紅木或柴檀木制作,全長90厘米。琴頭平頂,上置四軸,張有四條絲弦或銅弦,細竹系兩束馬尾為弓,弓長68厘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16397.html

相關閱讀: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