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滿族盛大的祭祀活動有著怎樣的歷史來源和意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滿族的祭祀活動,神秘莊重,從程序到內容都十分講究。整個祭祀過程分為:祭祖、祭神、祭神桿、祭星4個部分。在祭祀的前3天,全族人就要著手準備了:要在院子的大門當中懸上一把谷草,這就是表示從掛草把的日子起,一直到祭祀完畢,不許頭戴狗皮帽子和身穿孝服以及身體不潔的女人入門,而且此時也不許周濟乞丐。此外還要準備一些祭祀的食品,這里最主要的有:黃米飯和幾頭豬。祭祀的日子一到,主祭人將暫存于外邊的祖宗匣子請到家中,放在西炕南頭的桌子上,然后再將屋里常設的祖宗匣子取下來放在下邊。

  滿族風俗祭祖

  一般安排在白天。主祭人先將供桌及祖位架擺放好,然后將祖先請出,再把一頭祭祀用的純黑豬,抬到屋內南炕沿下。一切準備完畢后,主祭人誦讀祭文,此時,所有參加祭祀的人都要按輩分依次跪聽。讀完祭文后,叩首起身,然后眾人把豬抬到供桌前殺祭。殺祭時要將豬毛退凈,并將大小蹄角和豬膽放在供桌的右邊,然后再將豬抬到供桌上,豬頭向外,腳要向右。

  滿族風俗祭神

  有白日祭和夜晚祭兩種。白日祭一般在祭祖之后。其程序是:將祭祖時所殺的豬分解成12件,連同內臟一起到鍋里煮,鍋里不放任何調料。鍋里所煮的肉,在上供之前都不許吃。供品擺設整齊后,先請主祭人在前跪讀祭文,參加祭祀的人仍要按輩分依次跪聽,然后主祭人率眾人行叩首禮。夜晚祭神,一般分為兩步。首先要從祖宗匣子中按先后次序請出七位祖先,放在祖架上,再請出兩位擺設在祖匣蓋上,每位設凈水一盅,黃米一碟,將香碗、祭臺放在桌上,然后燃起香和白蠟。

  之后,主祭人束腰鈴、扎裙子,帶領眾人擊鼓祈禱。然后在神位前殺豬祭祀。其次,在殺豬祭祀后,主祭人還要率眾人進行背燈祭。此時要將門窗遮閉,不準人出入院內,如有外人來也不許進屋。主祭人將燈吹滅,手持銅鈴,舞動腰鈴,口中念念有詞,祭畢,重新點燈,叩首,將祖神像放入祖宗匣子里,雙手舉起放到西墻祖宗板上,再將門窗打開,準許人出入。

  背燈祭所用的肉,要過3天以后,家人才能吃,但不能送給外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16398.html

相關閱讀: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