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年,是哈尼族的主要節日,哈尼語稱“美首扎勒特”或“米索扎”。時間從夏歷十月第一個屬龍日開始,直至屬猴日結束,歷時五六天,是哈尼族一年中最長,內容最豐富的節日,類似漢族的春節。哈尼族以十月為歲首,所以每年農歷十月的第一個屬龍日要過“十月年”。節日期間,各家各戶殺豬殺雞、舂糯米粑等,祭祀天地、祖先。
按傳統規矩,年節的每天早晚吃飯前,家家都要用小簸箕抬著一蠱酒和三個團籽送到村口倒掉,意即祭獻祖宗。隨即又送一些食物到同宗輩數最大的人家去,以示不忘血緣祖根。年節里,凡出嫁的姑娘都必須回娘家恭賀新禧,外甥要向舅舅討壓歲錢,娘家同宗親屬要好酒好肉款待,還要送些粑粑和煮熟的鴨蛋。
哈尼族素來好客,過年期間要請附近的其它民族上家里作客。即使是過路的陌生人也要熱情款待。吃過了還要送些粑粑、臘肉讓客人帶走。有的地方,年節期間要舉行“資烏都”活動,即歡樂幸福的酒會。
各家各戶將烹制好的各種美味佳肴用小簸箕端到街心,順序擺在長長的蔑墊上,全寨人同飲共食,通街宴長達百十米,場面極為壯觀。
十月年的第一天,所有的哈尼山寨都打掃得干干凈凈。男女老少穿上嶄新的民族服裝,姑娘們頭上、新衣上綴滿了閃閃發光的銀泡、銀鏈、銀牌,走起路來叮蹈作響,既好看又好聽。年節的頭天拂曉,家家婦女忙著舂粑粑,做團籽面,寨子上空響徹了“空通、空通”的舂碓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19440.html
相關閱讀: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