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何晏【言志詩】鴻鵠比翼游,群飛戲太清。?重簿W羅,憂禍一旦并。豈若集五湖,順流唼浮萍。逍遙放志意,何為怵惕驚?
何氏“獨立人格”
何晏,字平叔,現在的河南南陽人,魏晉玄學創始人之一。漢靈帝時大將軍何進的孫子!段郝浴氛J為他是何進的弟弟何苗的孫子。
話說他爺爺何進被張讓等十常侍干掉后,何家衰落。何晏他爸叫何咸,很早就死了,因為新寡之婦的常態是梨花帶雨頗為動人,再加上曹家有收寡婦的優良傳統,曹操就將何咸的遺孀尹氏納為妾,因此當時還是胚胎的何晏一出生就成了曹操養子。
在《世說新語》中何晏是個主要角色,在“言語、文學、識鑒、賞譽、品藻、規箴、夙慧、容止”各章節中都有露臉。“夙慧”里的何晏年方七歲,明慧若神,曹操有意收其為子,隨曹姓。某日有人見何晏蹲在地上畫了個方塊,把自己圈在里頭,就問他何故,何晏說:此乃何氏之廬也。潛臺詞就是我的地盤我做主,可以說很小的時候何晏就懷揣擁有私密空間的夢想。這個想法拿到今天也可以解釋為什么那么多人甘當房奴,寧可喝風拉煙也要在京城買套房。那時候少年何晏或已知寄人籬下的滋味不好受,他那個何氏方塊在數學上可以叫做“獨立人格”。
曹操的智商就不用說了,聽說此事后就禮送何晏至府外居住。有人因此判斷曹操看出何晏有篡權自立的想法,純屬扯淡。一個七歲男孩的終極夢想最多是抱抱嬌俏可人的鄰家女孩,說他胸懷天下不是扯淡是什么?孔V的說法是,曹操見何晏小小年紀如此不俗,才尊其意,足其愿。
長大后的何晏不僅不俗,還開了風氣之先。飲酒溝女開辦文學沙龍,還率先服用五石散,算是中國歷史上嗑藥第一人。蘇軾說嗑藥肇始于何晏,此話不假。因為他是大名士,當時的天王級人物,時人才趨之若鶩,爭相效仿。至于吃了這種藥的效果,何晏自己說“非惟治病,亦覺神明開朗”,看來服了五石散還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若放在現代,吃了這藥的人一定過不了興奮劑檢測關。
另有人說,五石散的作用不止提神,還可壯陽,可稱古代偉哥,服后夜御數女若等閑。五石散在文人圈子的普及,還賴學者皇甫謐的廣告,謐曾經曰過:“晏耽愛女色,服五石散體力轉強。”有關五石散的毒副作用,蘇軾的考證是:“凡吃過這藥的,背生癰瘡并伴隨嘔血,等于服毒,當世之人不可能不知。”從魏晉時舉國知識分子集體服毒現象之廣泛,可窺這一時代頹廢、變態之一斑。有史家將世人多嗑藥列為末世景象之一,是很有些道理的。
死得像個冷笑話
弱冠之后的何晏越來越招人煩,曹丕就罵其為“假子”,因為何晏經常故意和他穿一樣的衣服招搖過市,被屢屢撞衫的曹丕嚴重不爽。到曹?繼位,人皆言何郎傅粉,曹?想看看這何晏是不是撲了粉,就在某個夏天的正午召其入宮,賜熱湯餅,也不安排人搖扇送風,何晏吃完滿頭大汗,以袖揩面,曹?一看,還是粉白滑嫩,真是純天然!
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依附曹爽的名士盡入司馬懿獄!段菏洗呵铩酚涊d,司馬懿以一個輕松的手腕就摧毀了何晏本來就不怎么樣的名節——下令由何晏司審。這個決定讓何晏產生了錯覺,以為此乃茍活之機,這位魏晉談玄第一人此時務實得令人發指,“窮治曹爽一黨,不惜株連”。案件審結后,何晏呈上亂黨名單,司馬懿不動聲色,問:就這些?何晏連忙又數了一遍,誠惶誠恐地答,對,就這七姓。司馬懿又問:不是八姓嗎?這時何晏方醒,問:莫非還有我?司馬懿笑:恭喜你,答對了。不日何晏三族被誅,死得像個冷笑話。
仕途就是兇途,做官就是坐棺。今天錦衣玉食,明天就簞食瓢飲;方才斷人生死,轉瞬頭就為人所斷。何晏嘆息命如轉蓬,卻不知抽身,更學不來阮籍的“至慎”,豈止評論時事臧否人物那么簡單,不“怵惕驚”才怪。何晏賜爵列侯之后,愈發驕矜,主持選舉,其宿與
之有舊者,多被拔擢。何晏的老婆是曹操的女兒金鄉公主,公主去問母親,說何晏為惡日甚,將來上哪尋條活路啊!老太太笑答:何晏死了,你不就放心了嗎?省得天天擔驚受怕,怕他被別的女人搶走了。事實證明,這位何夫人是有先見之明的,不久何晏被夷三族,司馬師派手下去抓孤兒寡母,公主一手摟住孩子,另一手“搏頰”,自抽嘴巴血染粉腮,泣求放條生路。司馬懿聽完匯報后,覺得這女子有些遠見,主觀上也想盡早與何晏劃清界限,加上他與公主兄長沛王曹林的關系還不錯,就把這對母子放生了。
對何晏的命運做出準確預警的,除了他媳婦,另一個就是三國第一神人管輅。某次何晏做了個夢,夢中有幾十只青蠅趴在鼻子上,怎么轟都轟不走,就請來管輅解夢。管輅占了一卦說,鼻子在人臉中所處地勢最高,相當于山,蒼蠅逐臭,聚集在閣下的鼻子上,說明位峻者顛,輕豪者亡。管輅回家后跟他舅舅聊起這事,老頭覺得管輅的話太重了,怕外甥觸怒何晏惹來禍端,管輅則幽幽地說:跟一個死人說話,有什么可怕的
第二天洛陽西北就起了沙塵暴,遮天蔽日飛沙走石的,人皆掩門閉戶。十幾天后消息傳來,何晏被宰了,管輅的舅舅才知外甥不是人,是神。哦,買糕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19765.html
相關閱讀: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
自亂陣腳的苻堅
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東晉的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