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聽說過“石崇斗富”這個典故。石崇是晉代的大官僚,他與晉武帝的舅父王愷比富,王愷家用麥芽糖洗鍋,他家就用蠟燭當柴燒;王愷用紫絲布做了40里長的步障,他就用錦緞做成長達50里的步障來和他抗衡;王愷用赤石脂來抹墻,石崇就用香椒泥抹墻。晉武帝賜給王愷一株二尺多高的珊瑚樹,石崇見了不屑一顧,隨手拿起一個鐵如意,一下子就把珊瑚樹打碎了,冷笑說:“你這有什么稀奇,我家里的珊瑚樹你隨便選!”說著,他叫手下人回家搬取他收藏的珊瑚樹,其中高三四尺的就有六七株,像王愷那樣二尺多高的更多。他叫人把珊瑚擺開,任憑王愷挑選,王愷徹底敗北。這是石崇人生奢侈糜爛的一面。不過,石崇也有他的另一面,比如他有勇有謀、早年好學上進、具有文學才華、堅持真愛等。
有勇有謀。石崇雖然是典型的“官二代”,但仕途升遷很大程度上憑借自己一身硬本事,20歲出頭出任地方縣令,后來得到擢升,是因為治理有功,“有能名”;轉而被封侯,是討伐吳國立下戰功、論功行賞的結果;晉武帝“深器重之”,也是因為他才干出眾,“有干局”。
勤奮好學。早年入太學,看見孔子壁畫旁有顏回、原憲等人,石崇感嘆不已,羨慕他們能與孔子同處一堂。隨后發奮好學,不論身為地方官,還是戎馬倥傯,都利用閑暇時間學習,甚至于累倒。所以房玄齡等人在《晉書》中說他“好學不倦”,又夸贊他“學乃多聞”。
有才氣。石崇天資聰敏,頗有才華,與同好們在游園里吟詩作對時屢屢嶄露頭角,因此時人常將其與左思、陸機、陸云、潘岳、劉琨等相提并論(即文學史上的“二十四友”)。
堅持所愛。石崇有愛妾名叫綠珠,貌美且多才多藝。后來石崇失勢,權貴孫秀派人索求綠珠,石崇勃然大怒:“綠珠吾所愛,不可得也。”使者幾次勸說石崇舍妾遠禍,均被石崇拒絕,孫秀派人逮捕石崇。被帶走前,石崇對綠珠動情說道:“我是為了你而獲罪啊。”綠珠于是跳樓殉情,石崇亦被殺害。這場悲劇雖然夾雜了權力斗爭,仍不失為古代一段愛情佳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20433.html
相關閱讀:魏晉史上的王戎和嶠遇大喪玩孝順竟為博名?
東晉的時尚
自亂陣腳的苻堅
東晉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兩人先后去世
淺析書圣王羲之的藝術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