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開國以來,與匈奴和親退讓,但匈奴還是常來侵犯邊界。這一回,匈奴突然大規模地打進來,大伙兒缺乏足夠的防備。守衛烽火臺的官兵,慌慌忙忙放起了烽火,大家都很緊張。夜晚,遠遠近近,全是火光。長安城里的人們,一見烽火都擔心起來,漢文帝也沒有經歷過這種局面。
漢文帝急忙召見文臣武將,商議對付的辦法。在這緊急關口,漢文帝倒能冷靜地布置軍事力量抗擊匈奴:一方面派幾位將軍,領兵保衛京城和臨近京城的關口;同時調撥大軍,到上郡、云中,打退匈奴的入侵。他委派將軍劉禮駐軍灞上;派將軍徐厲駐扎在長安東北的棘(jí)門;再派將軍周亞夫駐軍在長安西南、渭水的北岸的細柳。這三路兵馬駐在京城附近,以防萬一。
在打發朝廷的大軍出發去打匈奴時,漢文帝囑咐將士們:“只要把匈奴趕出國門就行了,不要追殺到匈奴的地界里去。”
過了一個多月,大軍開到前線,匈奴聽到消息,就亂哄哄地逃回去了。漢文帝聽了稟報,也命令將軍們撤退。
當初在軍事部署停當后,漢文帝立即到京城附近的各個軍營去慰勞將士。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門。在這兩個地方,漢文帝的車駕,毫無阻擋地一直駛入了軍營。兩個軍營的將軍和他們的下屬軍官,騎著馬接駕和護送漢文帝起駕離營。不久,漢文帝的車駕來到駐在細柳的軍營,遠遠地只見官兵們穿著鐵甲戰衣,戴著頭盔,手執鋒利的兵器;射手們開弓搭箭,好像到了臨戰的時刻。漢文帝的先頭衛隊到了營門,軍營門口的衛士不讓進去。先頭衛隊的將軍說:“陛下的車駕馬上就到!
營門的軍官回答:“周將軍有軍令說,軍中只聽將軍的命令,不聽天子的命令。”
過了不久,漢文帝的車駕到來,守營門的人又不放他進去。漢文帝點點頭,心里很高興。他就派使者按禮法軍規拿了天子的憑證去傳達皇帝的命令:“我要進入軍營,慰勞將士!
到這時周亞夫才傳出話來,打開營門。打開營門時,守衛營門的官兵,對漢文帝的隨從官員說:“周將軍規定,車馬進入軍營后不準縱馬奔馳!币驗檫@樣,漢文帝叫隨從控制住馬頭的韁繩,慢慢地走著。
漢文帝到了將軍辦公的營帳,周亞夫手里拿著兵器向皇帝行拱手禮,說:“身上穿著軍服的人不能行跪拜禮,請陛下允許我用軍禮參見!
漢文帝為此而深深地感動,臉色變得十分嚴肅。他站在車上,向前俯著身子,手撫車前的橫木,按軍禮的規定向周亞夫表示深深的敬意。又派人轉達了他對全軍將士的親切慰問。然后,漢文帝的車駕才慢慢地離開了。
車駕已出軍營的大門,隨駕勞軍的文武大臣全都為周亞夫這樣接待天子而感到震驚,真為他捏一把汗呢。漢文帝卻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贊嘆道:“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呀!先前,我在灞上和棘門的兩個軍營里,看兩軍像做兒戲似的,敵人本可以去偷襲,活捉兩位將軍。至于周亞夫嘛,敵軍怎么能夠侵犯他!”
漢文帝對周亞夫的治軍本領非常稱贊。過了一個多月,三個軍營都撤防了。漢文帝就任命周亞夫作負責京城治安、防衛的中尉。在這次戰爭中,漢文帝發現了兩個天才的軍事家:一個是周亞夫,另一個是少年將軍李廣。
漢文帝在四十五歲時得了重病,他立了一個遺囑,大意說:萬物有生必有死,我死了,你們不必過于悲傷。安葬要節儉,不可造大墳,也不可把珍寶埋在墳里。戴孝不要太久,戴三天就該滿孝了。
他對太子說:“將來如果發生變亂,可以叫周亞夫掌握兵權,保管穩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33138.html
相關閱讀: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