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當年被劉亞樓找去談話、考核過的同志,在30多年之后仍對他這種考核了解干部的方法記憶猶新。有的同志回憶說:“自參加革命以來,經常碰到考核了解干部的談話,不外乎介紹優缺點。可劉亞樓同志考核了解干部的方法,卻有他鮮明的特點。我們后來走上師、軍領導崗位,也仿效了劉亞樓同志考察干部的這些好方法,效果均很好。他的提問內容,能了解干部的主要特長和所具有的已被實踐證明了的才干,能掌握干部的最大弱點,也能從‘民意測驗’中明白干部的適任職務。同時,還可以從中考察出被詢問者的思想水平、分析能力、工作標準等。劉亞樓同志善于用人所長和優異的組織能力、領導水平,從中可見一斑。”
5月9日,中央軍委批復了空軍黨委的報告。
空軍的各級干部都比較怕劉亞樓,是因為他以嚴厲認真出名,而且首先抓領導干部,只要比他小點的官,他都要抓。有一次開大會,規定會場內不準抽煙,可臺上一位副司令卻不以為然地抽了起來。主持會的人沒敢吭聲,心想這點小事,首長特殊一點了也沒什么。也是湊巧,此時劉司令正好來到會場,他毫不客氣地當眾指出:“同志哥,快把煙掐了吧!”接著風趣地說:“咱們可不能只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啊……”那位副司令馬上掐了煙,用檢討的口吻回答說:“司令員批評得對……”有一次,劉亞樓到丹東某師開干部會議,幾個部隊的司令、政委像往常一樣,一搖一擺,交談著走進會場。劉亞樓當場責問:“你們站住,進會場看見我了嗎?”都說看見了。劉亞樓又問:“看見了為什么不敬禮?還有沒有上下級、禮節禮貌?”司令政委們知道錯了。劉亞樓并沒有寬。“既然知道錯了,你們出去,敬禮后重新進場。”還有一次,他去廣州部隊檢查工作,一跨出飛機,就發現白云機場上到處是樹葉、雜草,還有一些紙片到處亂飛。他當即批評了前來迎接他的團長、政委,要他們帶頭掃地,馬上就要掃干凈。劉亞樓嚴肅地說:“如果你們不掃,我這個司令明天就給你們掃。”
眾所周知,一般文工團的女演員在臺上是儀表萬千,漂亮整潔,可在宿舍里,往往又臟又亂,腳都插不進去。有人說是“驢屎蛋子表面光”,也有人說是“職業特點”。劉亞樓不信這個,他派人去檢查女演員宿舍,結果派去的人被這些伶牙俐齒的“小姐”罵了個狗血噴頭,再也不敢去碰這個死角。劉亞樓不信這個邪,他親自帶著檢查組成員,采取突然襲擊的辦法,把她們寢室的臭鞋爛襪子,床底下、褥子底下亂七八糟的東西統統翻出來,堆滿一地……
然后,劉亞樓把她們召集起來,當場嚴厲批評,并限期改正。劉亞樓最后語重心長地對她們說:“你們在舞臺上扮演江姐、劉胡蘭、女飛行員,都是女英雄,在臺下也應該成為模范,切不可讓人家說你們雙重人格……”隊員們一旦認識了司令員的良苦用心,立刻動手清掃,里里外外來了個大清理,宿舍面貌煥然一新,她們自己生活起來也感到舒適多了。
劉亞樓對于文字報表一類東西要求尤嚴。據他的一位老秘書說,哪怕是幾頁文稿沒有疊齊就訂起來上送,他都會連紙帶曲別針一塊兒撕下,扔在地上,跺上幾腳,再裝進信封退回去。據老一點的同志講,僅文字工作這一項,劉亞樓就抓過4個反面典型:空軍某航校1961年黨代會寫了5萬字的報告;某軍區空軍后勤部政委念機關寫的稿子,因為事先沒有看看,加上字跡潦草,結果把“機械化半機械化”念成了“機械化牛機械化”;某航校一個團政治處主任歡迎一個籃球隊也要機關為他準備稿子,結果念稿時又將“衷心地歡迎”念成了“哀心地歡迎”;某師政治部主任起草文件時偷懶,把起草工作全部推給了干事,因為蚊子多,他叫干事把桌子搬到蚊帳里寫,自己在那里打麻將。1963年,空軍在青島召開會議,劉亞樓在會上一個一個地點名,狠狠地批評這4件事,要他們“起誓洗手不干”。很長一段時間,空軍的人只要一提“機械化牛機械化”、“哀心地歡迎”,都會大笑不止,也佩服劉司令員抓工作不講情面。
誰都知道,劉亞樓對空軍的文體工作重視,他抓歌劇《江姐》,有時正開著會,想起劇中哪句詞不合適,就立即叫秘書通知劇團改一改;空軍籃球隊和別人比賽,他要開會就交代參謀最后結果不管多晚一定要告訴他。那一次,空軍隊贏了,參謀找到會場,已經散會了,又找到劉亞樓住的院子,早關門了。為了通報比賽結果,參謀半夜越墻而入,向劉亞樓匯報。劉司令雖然被半夜叫醒,一聽是比賽的事,還大大地表揚了這位忠于職守的參謀。
劉亞樓又有寬容的一面。關鍵是看犯的什么事,犯在什么人身上。
1955年11月的一天,是空軍全體干部實行軍銜制,在禮堂舉行授銜儀式的日子?釔畚捏w活動的劉亞樓,讓空政文工團準備了一套節目,在授銜后給大家演出。晚會開幕時,劉亞樓也悄悄坐在會場,而且換上了便裝,以至于沒有人發現他。正當他和大家被精彩的節目吸引住了的時候,突然感到兩個肩頭沉甸甸的,開始他還以為是后排的人趴向前面壓在他肩膀上,他摸了一下,不對!分明是兩只硬邦邦的皮鞋。他扭頭一看,是個年輕軍官,肩章上兩條杠兩顆星,還是個中校呢。劉亞樓怕打攪旁邊人的興致,沒有吭聲,只是用手在中校的皮鞋上彈了兩下,輕輕“唉”了一聲,意思是叫他把腳放下去。中校放回了自己的腳,可是不到兩分鐘,隨著舞臺上的熱鬧場面,那雙腳又蹬上了劉亞樓的椅背。劉亞樓往后一仰,正好靠到了皮鞋底。劉亞樓實在忍不住了,就回頭對這位年輕中校說了一句:“把腳放下去,不要再蹬上來!”誰知這個中校不但不覺得自己有什么錯,還覺得當眾被人說了一句,丟了面子,竟沖著劉亞樓吼起來:“我就這么舒服。你管得著嗎?”這一聲驚動了周圍的人,有人發現前面原來是劉亞樓司令員,頓時緊張起來。他們急忙捅了中校幾下,中校仍未覺察,旁人只好俯在他耳朵旁,告訴他前面是劉司令員。不聽則已,一聽可把中校嚇壞了。他站起身來,語無倫次地朝劉亞樓說了幾句,逃跑似的出了禮堂,連大蓋帽都落在了座位上。誰都知道劉亞樓的厲害,大家紛紛猜想,這下中校完了!弄不好得捋顆豆(意思是降級)。
可事實并非如此。一向嚴厲的劉亞樓事后并沒追究中校什么過錯,只是在一次機關會議上進行了一次普遍教育。他說:“作為軍人,更應該注意文明禮貌,一定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這可不是單純搞形式主義。一個軍人蓬頭垢面,不修邊幅,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那像什么話?”
以后人們從劉亞樓的話中更深地理解了這位將軍為何對此類事寬容了。1960年在空軍黨委全會上,他作自我檢討說:“我是有鋒芒畢露和生硬粗暴這兩個缺點的。毛主席也是這樣批評我的。……我正在努力改正,同志們對我的這兩個缺點和我對它的態度,可以公開到下面去傳達,使我能更好地得到群眾的監督。這樣做,對黨的事業有好處,對于促進同志們的進步有好處。”
據說,毛澤東曾風趣地當面對劉亞樓說:“劉亞樓哇,你不要鋒芒畢露,要鋒芒半露嘛!”劉亞樓一直謹記在心,經常檢查自己的言行。所以當年挨過劉亞樓批評的老同志,至今回憶起來,不僅沒有什么反感,反而很深情地懷念說:“劉司令員雖然當面批評得十分嚴厲,但心是熱的。今天我們的工作有缺點、錯誤,他批評得很重,明天改正了,工作有了成績,他就高興啊!又大會、小會表揚你;后天該獎勵你就獎勵,該提拔你就提拔。知道了他的脾氣和作風,受了他的批評不僅沒有一點包袱,反而成了很大的動力呢!”
整個空軍部隊的優良作風就是這樣被劉亞樓帶出來的。
紅色戰鷹出現在朝鮮上空
1950年10月底,北京的大街上掛滿了抗美援朝的大標語,高大建筑物上插滿了紅旗。自從黨中央做出志愿軍入朝作戰的決定之后,全國人民熱烈響應,人人要為抗美援朝出一份力。
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乘坐一輛吉普車,從東長安街開了過去,他要馬上趕到空軍司令部去開一個緊急會議。路上圍了一大堆人,路邊立了一個標語牌,上面畫了一架大飛機,底下有一行字:捐錢為志愿軍買飛機。許多行人走到這里紛紛駐足掏錢,投到對面的一個箱子里,其中還有婦女抱著小孩子,讓小孩往箱里塞錢。這情景深深感染著劉亞樓?哲妱倓偨,朱德元帥與新中國第一代女飛行員合影還沒有打過仗,就受到人民的如此厚愛,霎時間,一股暖流涌上心頭,劉亞樓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當他走進會議室的時候,看到偌大的會議室里已經坐滿了人,大家還在議論著剛才看到的街上捐錢買飛機的新聞。
劉亞樓對副司令員常乾坤說:“老常,開會吧,先把情況介紹一下。”
常乾坤應聲打開文件夾,說道:“根據剛剛得到的情報,美國空軍在朝鮮戰場已經投入了14個聯隊,其中兩個戰斗截擊機聯隊,8個轟炸機聯隊,1個海軍航空兵聯隊,3個艦載機聯隊,各種作戰飛機1100多架。他們的飛行員全部是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其中不少是王牌飛行員,一般飛行時間都在1000小時以上。另外南朝鮮的空軍還有100架飛機。我們現在準備入朝的是剛剛組建的兩個航空兵師,一個轟炸機團,一個強擊機團,總共有飛機200架。以后還會增加。”
“關鍵是時間緊。給你們3個月,你給我造出3000個副油箱,行不行?”
顯然熊廠長不知量這樣大,眉宇間緊縮了一下,又舒展開,嘴一撇:“沒問題!”
劉亞樓收起笑容:“軍中無戲言,你說話可要算話!”
“我給司令員立軍令狀,造不出來拿我軍法處置!”
劉亞樓高興地拍拍熊焰的肩膀:“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好吧,3個月后我聽你們的好消息!”
熊廠長一回廠里就忙開了。先找來了蘇聯飛機上的副油箱,大卸八塊,畫出了實物圖。接著到處去找原料試制模型。一個工人說他們老家小販子賣油的大簍子,就是用豬血刷在紙糊的鐵皮架子上。工人們很快就試制成功了,他們造出了土副油箱,掛在飛機下,由蘇聯飛行員進行飛行試驗,一試還真行。于是乎,沈陽的大街小巷都貼出了大量招收“洋鐵壺”手工匠的告示,老焊鐵匠們愛國熱情高漲,都趕來報名。當時祖國剛解放,國民黨暗藏特務還很多。為了保密,還是由公安局派人對應征者進行審查,并有專人駐廠負責保密工作。不過一看那些滿手老繭的老工人的精細技術,就知道他不會是壞人。
3個月過去了。熊廠長將3027個土副油箱運到了空軍部隊。人們也許并不知道,那些在朝鮮上空英勇作戰的飛機下面,掛的都是中國工人自己生產的白鐵皮做的土副油箱。
1950年12月21日,在師長方子翼、政委李世安率領下,二十八大隊由遼陽駐地開赴安東浪東機場。26日,二十八大隊進行了第一次戰區航空飛行。方子翼師長帶著幾名參謀,在機場北端的山頭上,搭起了一個簡易的棚子,設立了指揮所。指揮所內的設備非常簡單,只有一部電話機、一部無線電臺、一塊標圖板。這位經歷過長征、在新疆學過飛行的人民空軍師長,就這樣開始了空戰指揮的第一課。
1951年1月21日,美國空軍出動F-84戰斗轟炸機20架,沿平壤至新安州一線對鐵路線進行轟炸,企圖阻滯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后勤供應。方子翼師長令二十八大隊起飛迎擊。大隊長李漢率領飛行員吳奇、宋亞民、孫悅昆等以緊張而激動的心情進入了戰斗。這是志愿軍空軍部隊的第一次空戰,雖然只取得擊傷美機一架的戰績,卻把我飛行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展現在天空。勝利和空中英雄從這一天走出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47205.html
相關閱讀: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