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半老徐娘是指多少歲的女性?半老徐娘什么意思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襁褓??指不滿周歲

  孩提??指2~3歲

  髫(tiáo)年??指女孩7歲。垂髫(tiáo):指童年。古時童子未冠,頭發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垂髫總發。”

  齠年??指男孩8歲

  總角??幼年泛稱。語出《詩經》,如《詩?衛風?氓》“總角之宴”,又《齊風?甫田》“總角兮”。以后稱童年為“總角”。陶淵明《榮木》詩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

  黃口??指10歲以下

  金釵之年??指12歲(女)

  豆蔻年華??指13歲(女)

  舞勺之年??指13~15歲

  束發:指青少年。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洞蟠鞫Y記?保傅》:“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及笄之年??指15歲(女)。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發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破瓜年華、碧玉年華??指16歲(女)

  舞象之年??指15~20歲

  桃李年華??指20歲(女)

  弱冠??指20歲(男)。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左思《詠史》詩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花信年華??指24歲(女)

  梅之年??指至出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語出《后漢書?曹皇后記》“小者待年于國”。以后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為“待年”!段倪x?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聲夙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56927.html

相關閱讀: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