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史上皇子爭儲,那是明爭暗斗。為了那至尊之位,史上眾多皇子們使便了手段,想破了腦袋,爭先恐后的要當太子。爭太子之位,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墒牵娺^直接向皇帝要太子之位的嗎?這明著要太子之位的皇子,在史上歷朝歷代的皇子中還真不多。 歷史
不多,不代表沒有。西漢時期就有那么一位,他看見太子死了。怕老皇帝選不出儲君,他自己上書要太子之位,結果惹怒了老皇帝,沒討到好。
歷史
他是誰呢?是漢武帝第三子劉旦。敢于自薦是自信的體現,可自薦當太子這事就有些愚蠢了。
劉旦的母親是李姬,她給漢武帝生了兩個孩子,分別是三子劉旦和四子劉胥。李姬就是李姬,不是李夫人。這個李姬不怎么受漢武帝寵,雖說生了兩個兒子,但還是得不到漢武帝的心。
在西漢,皇子封王,不受寵的后宮嬪妃生下的孩子往往被封到貧瘠苦寒之地,劉旦便是如此。元狩六年,漢武帝在宗廟冊封劉旦、劉閎、劉胥為王。劉旦被封為燕王,燕國地處西漢北部邊境,緊鄰匈奴,土地貧瘠、民風兇悍。
劉旦是漢武帝的第三個兒子,前面有太子和齊王劉閎,他沒有什么可能登上皇位。沒有可能,也就沒了心魔。所以,劉旦一心向學。學得多了,他也變得能言善辯,據說還廣有謀略。本來就這樣過一輩子了,可誰能想到,突發其來的好消息讓他有了登上皇位的可能。
漢朝立儲采用的是“嫡長子繼承制”。元封元年,漢武帝次子齊王劉閎去世,去世后謚號為“懷”,即齊懷王。10幾年后的征和二年,發生巫蠱之禍,漢武帝在巫蠱之亂中被江充、蘇文等佞臣蒙蔽,太子劉據被捕受辱自盡。
太子的死,令漢武帝悲痛不已,后來的漢武帝也為此而后悔。這消息對于劉旦而言卻是個好消息。兄長都死了,剩下的兄弟中,就數他最大。按次序排,這皇太子之位該輪到劉旦了。
按照劉旦的想法,自己成為太子是水到渠成之事?勺蟮扔业,始終等不來詔書,眼看著自己父親年齡一天比一天大,身體一天比一天差,可還是沒有立太子的意思。劉旦這下急了,有“廣有謀略”之稱的他,接下來干了一件蠢事。
劉旦很有耐心,他等到了后元元年漢武帝年邁病重的時候。劉旦得知武帝病重,派使者來到長安,向漢武帝上書,請求宿衛長安,保衛京畿,以備不虞。漢武帝看后大怒,下令斬首來使,削掉劉旦封國三個縣邑,以示懲戒。本來對燕王沒有太多厭惡的漢武帝,這下開始厭惡燕王,還說:“生子應置于齊魯之地,以感化其禮義;放在燕趙之地,果生爭權之心”,這下,更讓他下定決心立小兒子劉弗陵為太子。
受到斥責,被削三縣。有了這個懲罰就老老實實的當你的燕王吧,可劉旦還是不死心。劉弗陵即位,為漢昭帝。按照祖制,新皇帝繼位后賜給各國諸侯王璽書,詔宣先皇喪事及皇位更替。劉旦接到璽書,感覺璽封比以往要小,不肯哭喪,還對燕國的大臣們說這事有蹊蹺,便派人到朝中打探消息。這兒子當的也真是荒唐,老子死了不哭喪,反倒一心想著搶班奪權。 歷史
打探消息的大臣回來告訴劉旦,新皇由將軍共同擁立,年約八歲,先皇下葬時并未出來吊唁。這下可好,“聰明”的劉旦馬上分析,認為這是朝中重臣暗中操縱的。于是,遣中大夫至長安上書,請于各郡國設立武帝宗廟;艄饪吹剿纳蠒,沒有同意劉旦的請求。為了表揚劉旦的孝順,賜給了他三千萬錢和增加了一萬三千戶封邑。劉旦知道后大怒,罵罵咧咧的說:“我本來應當稱帝,還需要別人的什么賞賜?”。氣急敗壞的劉旦暗中勾結劉長、劉澤等人密謀造反。
造反就造反吧,你低調一點也行?蓜⒌┎,他大張旗鼓的以“在武帝時接受了詔令,可以掌管地方行政,修治武備,防御非常事變的發生”為理由招兵買馬。燕國的大臣也是些溜須拍馬的貨色,還支持他,說他才是正統。劉旦見群臣沒有異議,隨即與劉澤等人謀劃,聲稱少帝不是武帝的兒子,而是奸佞之臣所立“偽帝”,號召天下群起討伐,并派人傳布各郡縣,以動搖百姓視聽。
劉旦制造好輿論后,就招集各地亡命之徒,充當士卒,又收聚民間銅鐵,制造兵器。他還經常親自出外閱操等。這譜擺的到位,沒成天子,就開始僭用天子儀仗,左右近臣皆稱侍中了。當然,也有腦子清醒的大臣,但都被劉旦殺了。
始元元年,劉澤回到齊國,想殺青州刺史雋不疑,起兵響應劉旦。結果走露了消息,雋不疑將劉澤及其黨羽拿下,奏報朝廷。漢昭帝調查之后,發現牽連到了燕王,按律當誅。霍光等顧命大臣覺得燕王與昭帝有骨肉之情,就建議將此案壓下,不予張揚。漢昭帝免除了燕王之罪,將劉澤等人正法。
轉眼到了始元四年,上官桀父子與霍光因爭權而產生矛盾。上官桀知道劉旦恨霍光,就暗地里與燕國結交往來。劉旦也樂此不疲,還派遣十多批人攜帶大批金銀珠寶賄賂蓋長公主,以求他們支持自己奪取帝位。
始元六年,上官桀等人密謀劉旦上書昭帝告發霍光。劉旦上書昭帝,謊稱“霍光擅自調動所屬兵力,意欲謀反”,并提議入朝宿衛,以防奸臣變亂。不料被漢昭帝識破,昭帝更加親近霍光而疏遠上官桀。
上官桀見陰謀被揭穿,于是準備發動武裝政變。元鳳元年,鄂邑長公主門下的稻田使者燕倉知道了上官桀等人的陰謀,向大司農告發。接下來一級一級的上報,漢昭帝、霍光掌握了上官桀等人的政變計劃。政變未發動之前,抓捕了上官桀等人。
不久,漢昭帝下發赦令,赦免燕國所有的官吏和百姓,但沒有赦免劉旦。又派專使賜送璽書,斥責劉旦“有叛逆悖亂之心,無忠君愛國之義。假如作古之人泉下有知,又有何臉面再見列祖列宗?”劉旦明白了什么意思,于是自縊而死,謚號刺王。
要說漢武帝劉徹的兒子中哪個最二,就數劉旦了。上書自薦當太子是愚蠢的行為,在不該造反的時候造反更是愚蠢。別人造反還起兵殺了那么幾個人,而劉旦的造反,每次都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58747.html
相關閱讀: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