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輔公?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輔公?(?-624) 隋末、唐初江南地區農民起義軍領袖,齊郡臨濟(山東濟陽東章丘西北)人。與杜伏威一起率領江淮農民起義軍轉戰南北,打擊了隋、唐王朝。杜伏威投降后,他堅持斗爭,建國,稱帝,成為唐初農民戰爭中眾望所歸的、最后一位有影響的起義領袖。
   輔公?家境貧苦。少年時,與杜伏威交誼很深,常共率鄉里伙伴劫富自給或接濟貧苦人。隋大業九年(613年)前后,山東、河北等地爆發了大規模農民戰爭,有識之士紛紛起義,輔公?和杜伏威也深為所動。這一年的十二月,輔公?與杜伏威率起義隊伍反上長白山(今章丘縣境),與左才相起義軍會合。不久,由于得不到信任,二人又率部反出,于第二年十二月進入淮北。其后不久,輔公?奉杜伏威之命到下邳(今江蘇邳縣),勸說在這一帶活動的苗海潮農民起義軍合力抗隋,使江淮農民起義軍的隊伍進一步壯大。這次談判成功后,輔公?在起義隊伍中的威望日隆。由于他與杜伏威是好友,又年長,杜伏威常以兄稱之,起義軍中也呼其為“伯”,對其敬畏程度不下于杜伏威。慢慢地,杜伏威心中便有了介蒂。為了削其威勢,杜伏威在與苗海潮合軍后,就以自己的養子闞?為左將軍、王雄誕為右將軍,而推輔公?為仆射,名為尊崇,實際上駕空了他。從此,輔公?與杜伏威之間有了裂痕。
   大業十七年(617年),輔公?、杜伏威率軍打敗了隋將陳棱8千精兵的討伐,破高郵,下歷陽(安徽和縣),建立農民革命政權。杜伏威自稱大總管,任命輔公?為長史。唐武德三年(620年),杜、輔農民起義軍渡過長江。十二月,杜伏威命輔公?率精兵數千與另一農民軍李子通部激戰。李子通兵多將廣,十倍于輔公?,戰斗十分艱難。這使輔公?的軍事才能得到了最充分的發揮。他精選勇壯軍卒千余人,各執長刀,為先鋒;又命千余人殿后,并嚴令:“有退卻者斬!”安排完畢,他下令沖擊,自帶其余將士從兩翼迂回拼殺,李子通大敗,逃往京口。這一仗,使杜、輔起義軍得以順利占據丹陽(今南京),并在這里建國稱吳。唐武德二年(619年),杜伏威率部降唐,輔公?被奪去兵權,唐高祖委任他為淮南道行臺尚書左仆射,封舒國公。但輔公?人降心不降,他依舊領兵在外,與左游仙共謀伺機起事。
   杜伏威降唐后,中原的農民起義軍相繼失敗,全國農民戰爭接近尾聲,輔公?對此十分焦慮。武德五年(622年),杜伏威被召居唐都長安。臨行前,他對輔公?和王雄誕說:“我到長安,若有官職,你們也可同去,否則,便不要放下武器!庇謫为毟嬲]王雄誕,要他監督輔公?。那時,杜伏威已隱約感到,他走后,輔公?必反。杜伏威赴京,長期沒有音訊。輔公?便借王雄誕臥病之機,假托杜伏威來信讓舉事,于武德六年(623年)七、八月間,殺掉王雄誕,發動第二次起義。很快,輔公?便在丹陽(江蘇南京)稱帝,國號宋,年號天明,聚眾十余萬,設置政權機構和文武百官,任協同他起事的左游仙為兵部尚書、東南道大使、越州總管,鎮守會稽(浙江紹興);以江州農民起義軍首領張善安為西南道大行臺,聯合起來共同反唐。他增修軍械,儲備糧食。在準備充分后,一方面,派大將徐紹宗攻海州,陳正通攻壽陽;另一方面,派張善安出兵北伐,扼制長江中游。使幾近沉寂的隋末、唐初農民戰爭,又出現了興旺的苗頭。
   但是,這時唐高祖李淵定鼎關中畢竟已7年有余,國內政治局勢漸趨穩定,唐王朝的軍事力量也日益強大,這些,對輔公?起義軍都是十分不利的。武德七年(624年)十二月,唐高祖下決心翦滅這支起義隊伍,派趙郡王李孝恭率舟師進江州(江西九江市);嶺南大使李靖嶺南諸軍向宣州(安徽宣城);懷州總管黃君漢自譙、亳(安徽亳州);齊州總管李世績出準、泗(水名),率數萬強大的水陸軍師圍剿輔公?。輔公?以舟師三萬駐屯博望山(安徽當涂縣西南江畔);以步騎三萬駐屯青林山(當涂縣東南);并以鐵鎖斷江路,筑城,結壘以拒唐軍。但糧道被斷,輔公?連戰連敗,對方復以老弱誘戰,他棄城出走,最后只與數十人逃至武康(浙江德清縣西)不幸被俘,由鄉民執送丹陽,壯烈就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61158.html

相關閱讀:隋末梁王蕭銑簡介:梁皇室后裔兵敗降唐后被誅殺
增勤法師:長安佛教歷史進程概論
唐太宗怎么讓秦瓊和尉遲恭當門神?門神的來歷
羅成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羅成是怎么死的?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