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節
水語稱“借卯”。只是三都縣九阡地區和與之相臨的荔波縣部分地區水族人過的節日,相當于漢族春節,日子選在插秧結束之后的水歷九、十月(陰歷五、六月)的卯日,并以辛卯日為上吉日,共分四批輪流過節。由于“卯節”和“端節”事實上都是過年,故過卯節的地區不過端節,過端節的地區不過卯節。卯日是節日活動的高潮。新年初一的卯日盛行著趕卯坡青年男女唱對歌的習俗。
卯坡是經過多年遺俗選定下來的,專讓青年男女以唱對歌的形式進行廣泛社交活動的場所。一般多選在一個依山傍水地勢較寬,能容納下數萬人平坦的坡頂上去進行。屆時,不僅過卯節的村寨青年人要上卯坡對歌,就是不過卯節的外寨和毗鄰各縣的男女老幼也會趕來參加盛會。開始對歌前,先由一德高望重的老人當眾宣布對歌場上的戒律:只準未婚青年男女方可參加對歌。并預祝對歌的后生們能在對歌聲中尋到自己的意中人。
于是,在一片吆喝嬉笑聲中,青年男女三五成群各自尋找自己唱對歌的對手,在卯坡的樹叢中、草地上、山石旁,或站或坐地撐起各色花傘遮住臉對起歌來,如果男女雙方唱得合心合意,事后只要由男方家帶著豬、酒、糯米等認親禮品前去認親,選好了婚期便可成婚,一般家中很少干涉。因此,卯節素有“古老的東方情人節”之稱。
端節
水族人稱之為“借端”。三都、都勻、獨山、荔波等地的絕大多數水族地區都過這一節日,是水族同胞所歡度的民間節慶中最為隆重、最盛大的節日,相當于漢族春節。
每年水歷正月(陰歷九月)到二月(陰歷十月)逢亥日,就是水族過“端”的日子。端節從首批至末批,延時50余天,被稱為世界上歷時最長、批次最多、特色濃郁的年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70934.html
相關閱讀: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