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土家族飲食文化 土家石磨合渣是怎么做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土家石磨合渣你知道是怎么做的

“合渣”是土家人的一道家常菜,主要工具是用土家人家家戶戶必置的石磨。合渣的制作其實比較簡單,只是在開頭“推”的階段要極有耐心,因此,土家人稱制作合渣又為“推合渣”。

在磨的過程中,每次用放一小勺黃豆和水,慢慢的磨,這樣磨出來的合渣很細,黃豆和水的融合度高,煮出來才好吃。磨好的豆漿不用過濾,直接倒進鍋里煮,等到煮開的時候,放進事先切好的新鮮蘿卜菜、嫩南瓜葉、白菜等菜絲,再煮開,最后就制成了一鍋乳白帶綠的合渣。比起推豆腐來,“推合渣”要容易的多,難怪土家人又稱合渣為“懶豆腐”。

土家人愛吃合渣,不僅是因為制作很容易,還因為它營養價值高,味道也美。常吃合渣有幾大妙處:一、黃豆富含蛋白質,青菜富含維生素,因此合渣的營養價值高,有美容的功效,經常吃合渣的女孩子,皮膚白嫩,面若凝脂;二、合渣的味道特別,清淡,帶乳香,百吃不厭;三、土家人的第一大主糧的苞谷,性粗糙,但就著湯湯水水的合渣,口一張,哧溜哧溜,卻極易下喉。在炎夏,喝一碗合渣,既解渴,又消暑;還可以將其放置幾天,讓其變酸?土家人稱之為“酸合渣”,酸合渣更解渴,更消暑。寒冬,可在酸合渣中放土辣椒、豬油、鹽、大蒜等調料,架在柴火中猛煮,煮到一定程度,就邊煮邊吃,比起麻辣豆腐、臭豆腐,又是一番風味。

正因為合渣有這么多優點,所以勤勞的土家人特別親昧它,在農忙間隙“推”一鍋合渣,在田里勞作好幾小時后歸家,將合渣熱一熱,就能及時填充饑腸。一鍋合渣,一家人可以吃上好幾天。早些年環境艱苦,大米很少,土家人常吃苞谷飯,和著合渣一起下咽,就有了如今的合渣粉子飯。土家兒女既健康又聰明,絕對有合渣的一份不可磨滅的功勞。

過去艱苦年代,只有逢年過節土家人才能吃上一頓自己推的合渣,如今土家人“推合渣”已不需要“推”了,農村有了電磨,只需幾分鐘就能磨出一鍋合渣所需的黃豆漿(而石磨卻需要一兩個鐘頭)。不過比起石磨合渣,用電磨推出來的合渣少了幾分味道,所以市場上的“石磨合渣”很受人們追捧和青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70936.html

相關閱讀: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