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傣族歷法 傣族的天文歷法分幾種有什么特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傣族歷法有兩種,分別是大傣歷和小傣歷。

大傣歷是傣族最早使用的歷法,是傣族先民在漢族農歷的基礎上創造的歷法,現今只有民族意識比較濃厚的大傣(泰)人仍然堅持使用這種歷法,因而被稱作“大傣歷”。

大傣歷以公元前94年為紀元元年,一年的回歸長度為365天6小時12分36秒(365.258日),與現代標準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有一定誤差,朔望月為29.530583日(按:現代標準朔望月為29.53059日),每年分冷、熱、雨3季,月序一般比漢族農歷早3個月,如傣歷2107年1月1日相當于公歷2012年12月14日,農歷壬辰年十一月初二日,當年農歷閏四月,所以早兩個月。

大傣歷單月為大月30天,雙月為小月29天,隔4~5年有一次八月大月(在8月29日后加一閏日,稱“八月滿月”)則一年355日平年。每月又分“月出”與“月下”兩個半月,望日(十五日)之后稱“月下一日”,順序數至晦日,并使用七曜(日、月加上火、水、木、金、土五星)紀日的周日法。19年置7個閏月,皆置閏于九月,閏九月也是大月(30天),傣語稱閏年為雙九月之年,閏年384天。置閏之年比農歷早一年。由于采用早朔,月出一日(初一)不一定是日月合朔的日子,故與農歷日序有時有一日之差。大傣歷又吸收漢族農歷中干支紀時的方法,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搭配,得60個數首尾循環,用以紀年和紀日,用十二地支紀月,并使用十二屬相紀年歲。

小傣歷

小傣歷實際就是緬歷,由緬甸傳入傣族地區,小傣(泰)人是最早接受這種歷法的傣族,因而被稱為“小傣歷”。

緬歷以公元639年為紀元元年,是由緬族族源之一的驃人創立,公元640年(緬歷2年)被驃國的室利差?羅王朝正式推廣。832年,驃國亡于傣族的南詔王朝,驃人逐漸融入由青藏高原南下的氐羌系民族形成緬族,緬族繼承了由驃人創立的歷法。十六世紀中期以后,緬族的東吁王朝先后征服傣族的阿瓦王朝、蘭納王朝、瀾滄王朝、阿瑜陀耶王朝,臣服于漢族大明王朝的傣族土司也相繼臣服緬族東吁王朝,緬歷開始使用到傣族地區。至今,仍有很多傣族地區在使用緬歷,中國德宏、緬甸撣邦等地將傳統傣歷(大傣歷)與緬歷并行使用,中國西雙版納、泰國、老撾等地也是佛歷與緬歷并行使用。享譽世界的潑水節就是通過緬歷確定的。

緬歷的年以回歸年為基準,月以恒星月為基準。緬歷大部分是以老的印度歷為基礎,與之不同的是,緬歷引入了默冬章的概念。因此,緬歷會不定期地以添加閏月和閏日來消除由于印度歷中的年和默冬章中的回歸年時間不同而積累起來的時間差。

緬歷全年分為12個月,每月以月相為準,分上弦月及下弦月,各有十四或大五天,單月29天,雙月則30天,因此一年有354天,每三年一個閏月。638年3月22日建元,是為緬歷0年。緬歷和公歷相差三個多月,緬歷一月上弦一日約在公歷四月初,一月下弦一日就是潑水節。

緬歷以日、月、火、水、木、金、土來代表一周中的每一天,星期三則分成兩半,上半日為水曜日,下半日為羅?曜日。這8個星相日各對應一種生肖,分別是:星期一屬虎,星期二屬獅,星期三上午屬象,星期三下午屬無牙象,星期四屬鼠,星期五屬天竺鼠,星期六屬龍,星期天屬妙翅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82402.html

相關閱讀: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